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北宋和南宋和北宋和南宋是怎么回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北宋和南宋以及北宋和南宋是怎么回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西汉、东汉、唐、北宋、南宋、明,哪个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确实,要论历代王朝,最附盛名的就是唐了!在唐朝统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北宋和南宋和北宋和南宋是怎么回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北宋和南宋以及北宋和南宋是怎么回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西汉、东汉、唐、北宋、南宋、明,哪个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确实,要论历代王朝,最附盛名的就是唐了!在唐朝统一华夏以后,那可是四海生平,八方朝圣!
凡是大唐周边的国家,没有一家不来朝圣的。
北部,突厥,靺鞨,契丹,东部,高句丽,新罗,百济,日本,土蕃,天竺,南部,越南,老挝,缅甸,南海众国,西部,域各国,西亚,波斯,等等,100多国,这些国家都派使臣,前来朝贡!送些奇珍异宝,学习大唐,礼法,管理模式,大唐的文化,文字,书法,绘画,建筑,彩陶,针织,刺绣,种田,等等,无奇不有,总之凡是大唐有的,都是他们学的东西,到现在,中国周边以上国家还有大唐传过去的影子。
朝鲜半岛的中国字,日本70%的中国字,越南的中国字,到现在还在使用!
周边国家的建筑,都还是唐朝的样式。
没有大唐的文化,文明传播,这些国家还得落后几百年。
世界华人在海外,还以唐人的后代而自豪!自称唐人!建立唐人街!
虽然唐朝以过去,1500多年,可是,到现在,全世界都还在,怀念大唐的丰彩!
愿大唐盛世的辉煌,永远激历华夏儿女,在创中华复兴,永立世界顶峰!
南宋和宋是不是属于一个朝代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三百一十九年。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岳飞和韩世忠,同为南宋名将,为何人生结局相差太大
说起岳飞和韩世忠,二人与张浚、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将”,他们都是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都是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长为南宋的高级将领。不同的是,在正史记载中,岳飞战绩更为突出,洞庭湖一战,岳飞灭了杨幺,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1140年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收复故土指日可待,但是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撤军,岳飞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退军,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之后秦桧奉宋高宗的旨意与金国签署了“绍兴合议”,合议达成之后,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被斩首,可怜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岳飞作为中兴四大将中下场最悲惨的一个,究其原因,除了宋高宗和秦桧的苟且偷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他自身的一些原因也是促使宋高宗对他下毒手的重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性格过于刚直,近乎于愚,做事情太过主观,对朝廷的政策不满意就撂挑子,辞官回家,不会变通,成了小人诬陷他的借口。
二、岳飞辞官后,军队由部将张宪统领,这支有着强悍战斗力的军队,只听从岳飞的指挥,朝廷根本没人能指挥的动,这才是宋高宗最害怕的事情。加上秦桧等人的诬陷,宋高宗想起他的祖宗宋太祖当年跟岳飞的情况何其相似,拥兵自重,自古是为将者之大忌,岳飞不可能不明白,他的军队英勇善战,被称为岳家军,事实上让外人看来这支军队就是岳飞的私人军队,宋高宗他能不怕岳飞造反吗?当年的苗刘兵变仍然令他心有余悸,若是岳飞的军队造起反来,整个朝廷恐怕没有一个人有能力镇压,于是宋高宗对岳飞下了杀心。
三、史学界流传说是岳飞干预立储之事引起了宋高宗的反感,二人彻底决裂,大飞哥不这么认为,岳飞之所以被杀,真正原因就是朝廷对他的忌惮,“绍兴合议”签署后,宋高宗和秦桧也看到了金国人的战斗力,他们吃不了南宋,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有岳飞在就打破了这种平衡,所以为了维持这一种相对的平衡,岳飞必须死。
至于韩世忠,比岳飞年长,也是战功卓著,早年在陕西镇守,“靖康之变”发生时韩世忠已经是一名高级军官,后来苗刘兵变时,韩世忠主动出击,救宋高宗于水火之中,深得宋高宗信任和赏识,被视为心腹之臣。后来在黄天荡差点活捉金兀术,因战功被封为三镇节度使。韩世忠为人正直、性格平和,虽然对朝廷合议有意见,但是久经官场的他还是选择隐忍,知道皇帝的意思不可改变,后来岳飞被杀后,韩世忠为岳飞鸣冤,最终换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看到岳飞惨死,大好形势被放弃,他辞官回家,闭门谢客,至此不再过问政事,被封咸安郡王,得以善终。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世忠相对于岳飞来说,他的性格刚直处又带着平和,久经宦海,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这也是韩世忠即可以善终又可以名扬天下的原因。
我是大飞哥,欢迎关注我!
南宋和北宋的版图是一样的吗
肯定不一样
北宋国土面积:
约280万平方公里
北宋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拓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宋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宋廷置陇右都护府收复河湟,宣和三年(1121)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宣和五年(1123)宋室重金向金国赎回幽云七州,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北宋规定州郡长官不能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且州郡的兵权、财权和司法权也归朝廷。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时用武人。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摄,属于临时指派的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样,地方长官的权力分散,任期又短,武力削弱,无法与朝廷对抗.
北宋版图
南宋国土面积:
约200万平方公里
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13南宋中后期政府腐败,奸臣辈出,漠北草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建立大蒙古国,公元1211年开始大举南侵进攻金朝。公元1218年灭西辽,公元1227年灭西夏,公元1234年灭金。1235年蒙古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直到1276年临安府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南宋版图
北宋和南宋是怎么回事
宋包括北宋和南宋。
第一阶段,从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登位起至公元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了9位皇帝。因为这一时期定都在北方的东京(现在的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第二阶段从宋高宗于公元1127年南渡起至公元1279年正月元军攻占崖山止,首尾历时153年,也共传了9位皇帝。因为这个时期定都南方的临安(现在的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称帝。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又是怎样建立的
南宋的建立一苟且偷安的赵构
宋徽宗贪图享乐,不问政事,重用六贼把个宋朝闹得鸡犬不宁,终于灭亡了。
赵构韦贤妃所生,在皇室的地位比较低,曾被宋钦宗送往金国作人质,由于金国不满意,遂换成了徽宗第五子赵枢,赵构得以逃脱。回来后钦宗又命赵构到外地催促勤王兵马,所以在金国搋掠徽钦二帝被押往金国的时候,皇室成员只有赵构幸免于难。
金军临行时,扶持宋朝的投降派头目张邦昌做傀儡皇帝,国号楚,利用他来镇压人民。可是赵构要登基有两个顾虑,首先他怕得罪金军,因为赵构重建宋朝,就会冒犯金军,害怕金军来兴师问罪,另一个是,当时皇室中还剩一个元祐皇太后,论辈伤比赵构高,赵构还应该称伯母,不知她会不会垂帘听政。
元祐皇太后是徽宗的嫂子,因被人陷害被逐出皇宫,出家当了女道士,金军攻破汴京时她因福得福没被金军抓走。张邦昌当了皇帝以后为了收买人心,表示要继承宋朝法统,就把她请了回来,封作太后,元祐皇太后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她觉得自己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如今又当了皇太后,那有什么心思垂帘听政,所以写了昭告,号召人们拥护赵构当皇帝。
张邦昌这个傀儡皇帝是金军扶持的,金军一走,张邦昌就混不下去了,同意退位。这样赵构的两个顾虑都打消了,才在大臣的劝进下,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做了皇帝,这在历史上称为南宋。
宋高宗赵构即位之初,由于大敌当前,人心浮动,赵构为了坐稳皇帝的宝座,不得不作出抗金的姿态,起用了抗战派中声望最高的李纲做宰相,并且由李纲推荐宗泽做东京留守兼开封知府,领兵进驻汴京。但同时又任命投降派黄潜善任中书侍郎掌握朝政大权,又任命投降派汪伯彦任同知枢密院事掌握军事大权,对于卖国求荣做过大楚皇帝的张邦昌,没作任何处理,反说他拥戴有功封为太师,相当于皇帝的高级顾问。赵构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从他的人事佈置和按排,就可以看出来。
宋高宗和宋徽宗宋钦宗一样,对金军怕得要死,他不但不打算把都城迁回汴京,甚至也不敢在南京应天府久留。而是打算迁都到长江以南的江宁(今江苏南京),在那里建一个偏安小朝廷。
主战派李纲是个有血性的人。他提了很多建议希望宋高宗下决心抗金,并且对迁都提了几个方案,对加强兵备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建议和看法完全是为宋朝着想,但是这些建议都不合宋高宗的口味,他很厌恶。他还按照他父亲宋徽宗哥哥宋凯凯宗的老办法以妥协退让求和平,黄潜善汪伯彦等一干投降派乘机攻击李纲,说李纲的坏话。宋高宗把主张投降的黄潜善提任宰相,为罢免李纲作准备。他又命令一个叫朱胜非的大臣起草了一份昭书以李纲狂妄荒诞刚复自用,要抢夺皇权为由,罢免了李纲。可怜忠诚的李钢只做了七十五天的宰相,就被投降派给排挤走了。从此南宋的大权就掌握在以赵构为首的投降派手中。他们准备放弃中中原,继续往南逃跑。
我们以此试图说明,宋朝积贫积弱绝不是一个皇帝两个皇帝造成的,也不是一时一事的失误,而是长期的不断的加深的一个过程,是皇帝对下一代的耳儒目染?是教育?是软骨病的遗传?宋高宗的南逃丢了宋朝的三分之二的土地,一味地享乐奢侈,贪图安逸毫无作为,难道是皇帝的通病。
关于北宋和南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5lady.cn/6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