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太子朱慈炯,朱慈炯父亲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朱三太子朱慈炯,以及朱慈炯父亲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一生有几个儿子崇祯死后三个儿子下场怎么样朱慈炯父亲为什么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朱三太子朱慈炯,以及朱慈炯父亲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一生有几个儿子
  2. 崇祯死后三个儿子下场怎么样
  3. 朱慈炯父亲
  4. 为什么康熙要杀明朝朱三太子

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一生有几个儿子

明万历三***十二月二十四(阳历已经是1611年2月6日),正逢小年夜。距明成祖朱棣在永乐***(1420年)正式**北京已经过去了一百八十九年,大明京师(北京)皇宫紫禁城内的太子寝宫——慈庆宫中,皇太子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出生了,其生母为皇太子之低级媵妾“淑女”刘氏。

得到儿子诞生消息的皇太子并没有多少欣喜表情,只不过淡淡地“喔”了一声,然后按照常规报请万历帝,请赐皇孙名,然后给予刘氏一些金帛物品,添加人手侍候照顾,也就算了。不久,宗人府按“皇明祖训”规定,为这个皇孙奉上大名“由检”。

刘氏在慈庆宫中地位低下、平时不得皇太子宠爱,所以连带着这个儿子也不受重视。更重要的是,此时皇太子本人正处在“国本之争”的巨大漩涡中,时刻战战兢兢、对父皇万历帝唯唯诺诺,在跌宕起伏般地政争中躲避着惊涛骇浪。小小的朱由检自出生起,就没有怎么享受过皇孙应该有的幸福待遇,而是在稍显寂寞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成长。

虽然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时,万历帝朱翊钧在万般无奈之下勉强立庶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但是受宠的郑贵妃想要夺嫡、以亲生儿子皇三子朱常洵取代朱常洛皇太子之位的觊觎心思一直未消,所以朱常洛的皇太子生涯依旧如履薄冰、心情压抑。

处在黯淡无光、朝不保夕的恶劣环境下,皇太子朱常洛长期抑郁惶恐、性情敏感、行动谨慎,时时处在对外保持低调、懦弱、谦卑的心态,导致未老先衰,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精神上已经过度衰老,胆小怕事、自我封闭。所以,自顾不暇的他在对待亲生儿子们的态度上,也因此多有疏远遗忘、没有精力和心情加以照顾教导,造成了儿子们自幼没有得到系统的教育,童年生活惨淡。七个儿子中,先后夭折五人,只有长子朱由校和五子朱由检得以长大。

即使朱由校和朱由检兄弟平安成长,但由于幼年时的卑微处境(朱由校、朱由检兄弟的生母先后在诡异的后宫争斗中死于非命,而父亲朱常洛对他们也疏于培养,随意安排其他太子妃嫔代为抚养),导致他们的性格各有**,或贪玩少学或偏执猜忌,大明社稷也由此导致衰亡倾颓,这都是后话了。

万历四***(1620年)七月二十一,五十八岁的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驾崩,在如履薄冰境遇下煎熬了十九年的皇太子朱常洛终于得以熬出了头,于八月初一正式登基,即皇帝位,即大明第十三代皇帝——明光宗。

光宗即位之初,还是颇想有一番作为的,他把父亲神宗在位时期的诸如矿税、榷税等弊政一一罢除,又把因因神宗怠政导致的内阁、六部、诸司部门缺额全部增补官员、使得大明中枢得以正常运转,再发皇宫内帑银予辽东、西北各边镇,犒赏驻守士卒。这可以看出光宗确实是想振作颓废已久的大明朝政,扭转因神宗中晚年怠政而千疮百孔的大明危局的。

可是不过一个月后,万历四***(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三十,即位才二十九天的明光宗朱常洛,几乎没有真正享受过皇帝的**、及身为天下至尊威严,就突然因病去世。临终前光宗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重臣入宫,将皇长子朱由校托付给他们,遗命诸臣辅佐皇长子,承继大统。

光宗驾崩后,皇长子朱由校继位,改万历四***八月之后为泰昌元年,给了父亲身后一丝安慰。同时以明年为天启元年。朱由校即大明第十四代皇帝——明熹宗。

天启二年(1622年),熹宗将唯一的弟弟朱由检册立为信王,并预备将河南信阳作为弟弟的藩国。这时的朱由检,刚满十二岁。

自天启二年至天启七年(1622-1627年),信王在京师度过了五年时光,这五年里,大明朝堂内外狂风骇浪、险象环生;内部东林党和阉党的争斗趋于白热化,并导致大批官员被贬斥出朝或者下狱瘐死,外部辽东局势愈发糜烂,后金步步进逼,关外**疆土丢失。大明社稷积重难返,已经显露颓势。而熹宗热衷于木匠之艺,政务一委魏忠贤及其党羽,以其势力制衡东林党。魏忠贤则借机矫诏操控朝政,皇权因此旁落。

天启六年(1626年),熹宗和皇后张氏亲自主持,为弟弟信王挑选了原籍苏州的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大兴)生员周奎之女为信王正妃,又另选袁氏、田氏为次妃,然后为信王举办了盛大赐婚典礼。因熹宗自己的三个儿子先后夭折,此时没有子嗣,所以十六岁的信王大婚后也没有前往藩地之国,而是继续留居京师,实际上被当做皇储对待。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因西苑游玩时不慎落水,导致病菌侵入肺腑,身体浮肿,卧床不起,之后病情迅速恶化。八月十二,自知命不久矣的熹宗召弟弟信王朱由检入宫,在乾清宫病榻前拉着他的手说:“来,吾弟当为尧舜。”朱由检对着哥哥哭泣叩首,言词不能成句。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熹宗驾崩,按照他之前奉遗诏,信王朱由检在八月二十四继承大统,登基称帝,以明年为崇祯元年。即大明第十五代皇帝——明思宗。这一年,朱由检十七岁。而他所面对的,是一个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王朝。

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初一,经过三个月的准备,思宗发动反击,将祸乱朝纲四年之久的魏氏阉党集团一举拔除,将皇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之后思宗重用东林**,朝堂中失去制衡点。崇祯一朝因文官集团坐大,谋取私利,导致政局逐渐恶化混沌,中枢政令紊乱、思宗本人又举措失当,大明江山在十七年后终于倾覆。不过这些不是本文的讲述重点,就略过不提了。

思宗登基后,自奉甚简,对于后宫也不是很沉溺,除信王妃周氏依制升为皇后、信王次妃袁氏、田氏升为贵妃外,其他妃子先后只晋封寥寥数人,这在明朝历代皇帝后宫中,基本是最少的了。

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初四,周皇后为思宗单下嫡长子,这让十八岁的思宗大喜过望,亲自为嫡长子赐名“慈烺”。然后下诏晓谕天下:

“朕为帝王应天历而奉宗祧,首重元储。尤隆世嫡,朕以渺躬,嗣位丕基,祗念我皇祖皇考,集庆发祥,源深绪远。伫昌嗣续,仰慰治谋。兹荷上帝居歆,宗祊垂佑。二月初四日第一子生,系皇后周氏出,中闱开冢嫡之先。万国惬元良之祝。”

以此表示自己获得嫡子的兴奋之情。

崇祯三年(1630年),思宗于南熏殿授予刚满一岁的长子朱慈烺皇太子金册金宝,并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正式册立朱慈烺为皇太子。这也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二个为中宫皇后所出的皇太子(广义上:仁宗、宣宗、英宗都是皇后所生的嫡子(英宗存疑),也先后受封皇太子。但是成祖徐皇后生仁宗时尚为燕王妃、仁宗张皇后生宣宗时是燕世子妃、宣宗孙皇后生英宗时为贵妃,都不是皇后身份。大明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由中宫皇后所出的皇太子,是武宗朱厚照,由孝宗张皇后所生。)

周皇后在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阳历是1630年1月)再为思宗诞育皇次子(距皇长子诞生仅仅十个月,可以说几乎无间隔),赐名为朱慈烜。

崇祯五年(1632年)三月,思宗皇三子诞生,生母依旧是周皇后,赐名为朱慈炯。思宗的前三个儿子全部是嫡子,都是中宫周皇后所生,这也可以看出思宗和周皇后夫妻之间感情之深厚。

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田贵妃为思宗诞育第四子,这也是思宗第一个庶子。赐名为朱慈炤。

崇祯九年(1636年),田贵妃诞育皇五子,赐名为朱慈焕。

崇祯十年(1637年),皇六子诞生,生母也是田贵妃,赐名为朱慈灿。

崇祯十一年(1638年),思宗第七子出生,生母田贵妃。不过这个儿子的赐名没有被记载下来,所以无名。这也是思宗最小的儿子。

如上述,思宗一共七子,分别是:

皇长子朱慈烺

皇次子朱慈烜

皇三子朱慈炯

皇四子朱慈炤

皇五子朱慈焕

皇六子朱慈灿

皇七子(名已轶)

其中,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同为周皇后所出;皇四子、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为田贵妃所出。这表明思宗的后宫,规模确实是非常小了。

前文有述:崇祯三年(1630年),皇长子,同时也是嫡长子的朱慈烺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大明王朝的新一代嗣君。

其余六位皇子中:

皇次子朱慈烜在崇祯三年(1630年)夭折,时年一岁(实际半岁),后追封为怀隐王;

皇三子朱慈炯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册立为定王;

皇四子朱慈炤于崇祯十五年(1641年)三月册立为永王;

皇五子朱慈焕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夭折,时年五岁(实际四岁),后追封为悼灵王;

皇六子朱慈灿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夭折,时年三岁(实际两岁),后追封为悼怀王;

皇七子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夭折,时年三岁(实际两岁),后追封为悼良王;

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思宗诸子最终存活的,只有皇太子朱慈烺、皇三子定王朱慈炯、皇四子永王朱慈炤三人而已。

思宗自即位伊始,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急局面,而他本人又偏激拗执、刚愎严苛、加上对于文武诸臣极度不信任、性格猜忌多疑,致使朝政废弛、法令败坏,国家积重难返;同时因为举措失当、过于加重农民负担,造成天下烽烟四起、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另外辽东后金**也多次毁边墙入寇,使得大明国势更是雪上加霜,一步步走向灭顶之灾。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并举兵攻向京师。三月十八,大顺军攻破京师外城。三月十九,困坐宫中的思宗在绝望中召集三个儿子,让他们脱去华贵服饰,改穿平民衣着,然后由亲信太监分别送到外戚周家、田家处躲藏。之后思宗命皇后、袁贵妃自尽,劝皇嫂懿安皇后自尽,又将两个女儿砍杀(长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死),自己则在三月十九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中枢至此覆灭。

而逃离皇宫的皇太子和定、永二王,还来不及逃到各自的母家,就被人挟持,献给了刚刚入城的大顺军。面对这几个前朝皇子,李自成还算厚道,没有加害他们,还封朱慈烺为“宋王”,朱慈炯为“定安公”,朱慈炤为“永平公”,妥为照顾。朱慈烺向李自成提出了“不可惊我祖宗陵寝、以礼葬我父皇母后、不可杀戮我百姓”等要求,李自成一一照办。

之后,李自成带着这三位皇子,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前往山海关,征讨拒不归顺的宁远总兵吴三桂。但是由于吴三桂暗中引清兵(后金于崇祯九年(1636年)改国号清)入关,在一片石伏击大顺军,导致李自成兵败,不得不退兵,并最终撤离京师返回西安。

在兵败的混乱中中,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三兄弟奇迹般地摆脱了大顺军的监视和挟持,从乱军中逃脱,但是三兄弟也因此失散,此后再也没有见面。

皇太子朱慈烺脱险后,历尽艰辛从山海关逃回京师,此时京师已经落入清军之手。为了自保,他在京师隐居于好心人家半年之久,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末,局势逐渐**,朱慈烺才找到了尚居于京师的外祖父周奎家,想避难于此。但周家反而将其**,献给了清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既不想留着朱慈烺,导致明朝旧臣奉其为主,从而对清军统治中原不利;同时也不能公开将其杀害,那样则让清军“为明朝报君父之仇”的说法不攻自破。

于是,多尔衮使用了一箭双雕之计——指使人出面举证,说太子是假的,系冒充之人。先后让太子外祖父周奎、宫中侍奉太监、随驾锦衣卫等指证,凡言太子是真者皆下狱处死,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敢于说太子是真的了。于是多尔衮将真正的皇太子朱慈烺以“假冒太子”的罪名处死。这是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的事情,皇太子朱慈烺时年十七岁。

皇三子定王朱慈炯,在被大顺军带往山海关战场、并兵败一片石后,就神秘地消失在人世间,从此再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出现,只在史书上留下了“十七年、京师陷,不知所踪”的记载。

但是他的“朱三太子”称号,却被后世众多义军反复使用,在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四***(1708年)、康熙六十年(1721年)、雍正七年(1729年),甚至乾隆初年,都有义军以此名号举事,以对抗清朝,其中尤以康熙十年(1671年)京师人杨起隆用“朱三太子”旗号举兵起事最为声势浩大。

就连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反清举兵,都是用“朱三太子”的名号,号称当年是周、田二皇亲暗中将“朱三太子”托付于己,委托自己保存皇家血脉,将来恢复大明社稷。以此聚积人心。

自乾隆中期以后,因为按照年龄来算,“朱三太子”即使活着,也是超过百岁高龄的老者,义军举事不便再他为旗号,所以“朱三太子”才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不再成为起义者的旗帜和号召力了。

皇四子永王朱慈炤,在崇祯十七年国变的时候年仅十二岁,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和两个哥哥早早遭逢多舛命运不同的是,他在李自成兵败一片石时,趁乱逃走,并在大顺军撤出京师的时候被一个姓毛的大顺军将领收留。之后二人一路南逃,来到河南,在这里种了一年的地,相依为命。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抵达河南,在当地清查起义军余部,毛姓将领不能存身,只得告别朱慈炤,只身逃往他乡。临别前他嘱咐朱慈炤,不要留在河南,赶紧逃往南方藏身。

少年朱慈炤孤身一人,历经艰辛流浪四方,顽强地挣扎在乱世中,**亡到明朝皇室祖籍地凤阳的时候,他被一位致仕的前朝姓王的给事中得知身份,王给事中顾念圣恩,将朱慈炤收留在家中,并给他改名“王士元”(即:原是王)。

顺治七年(1650年),王给事中去世,十九岁的朱慈炤为避免连累王家,离开了凤阳,再次漂泊于四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数年后,他流落到浙江余姚,在一座寺庙里落发为僧,以此安身。机缘巧合下,一位当年曾经在京师当过前明官员的胡姓乡绅到庙里进香,认出了朱慈炤。

心怀大明的胡乡绅立即向朱慈炤表明了愿意保**顾他的心迹,并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还把女儿嫁给他,让漂泊了近十年的朱慈炤终于得以不再流浪,生活**下来。从比,朱慈炤就以王士元的名字,在余姚定居下来,并以在私塾教书为业。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五十年。

改名王士元的朱慈炤,在之后的岁月中平静的生活着。他和胡乡绅的女儿成婚后,又纳一妾,并先后生了六个儿子、三个女儿,还有了一个孙子,算是子孙满堂了。他对自己的身世守口如瓶,几乎没有向人吐露过实情,所以除了岳父胡乡绅和妻子胡氏之外,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当年的皇四子永王朱慈炤。胡乡绅故去后,更是只有胡氏知道这个秘密。

但是朱慈炤身为大明皇室子孙、思宗的皇子,即使隐居民间几十年,到底也没能摆脱自己心中那高人一等的意识,和根深蒂固的皇家思想。他在给儿子们命名时,都是按照“和”字排辈,而且后一字一律带“土”偏旁,孙子的名字也是“怡”字辈,后一字带“金”偏旁。这些怪异的命名,和他平日里那掩饰不住的贵胄气质,终于泄露了他的身份,不少抗清义军都来到余姚暗地里寻找他,想要拥戴他为主,作为举兵起义的旗帜。

朱慈炤少年失国流浪,又隐居了几十年,再也没有恢复社稷的雄心,义军们要把他拥戴为主的举动使他又害怕又羞愧。为了不使双方都难堪,他选择了避开,从余姚迁到宁波镇海、又从镇海迁到湖州长兴,以求安稳。但这并没有使他躲过灾祸,他的身份最终还是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清军击破了在浙江四明山区坚持抗清活动的张念一部(一念和尚),而一念和尚恰恰当年曾经到余姚寻到过朱慈炤,而且知道之后朱慈炤的行踪。在严刑拷问下,一念和尚透露了化名王士元的思宗第四子朱慈炤的行踪。

得到消息后的清廷大吃一惊,康熙帝严令江南地方官员缉查搜捕,要把朱慈炤捉拿到案。长兴县官吏得到命令后,不敢怠慢,马上实施抓捕。大难临头之下,朱慈炤才向全家人告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要大家赶快分头躲避。

此时朱慈炤的儿子已经有一人去世,尚余五子一孙。为保全家族男丁,不拖累他们避难,朱慈炤的一妻一妾和大儿媳及三个女儿都自缢身亡。剩余七位男丁则分头逃避。朱慈炤自己带着两个儿子躲避到山东汶上县,改名张用观,以给别人当****为生。其余子孙也纷纷四散逃亡。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躲藏在汶上的朱慈炤父子还是被官府寻迹而至,最终被捕。在清朝官吏口中,朱慈炤得知了自己其他三子一孙也都被官府擒拿,关在杭州,孙子已经瘐死于狱中。五十多年的隐居躲避,最后他还是没有能逃脱被搜捕追杀的命运。这一年,朱慈炤七十六岁。

在之后的审讯中,朱慈炤承认了自己就是前朝皇子,思宗崇祯帝的第四子。但是在主审官询问他为何谋反时,他回答:

“我今年七十余岁,鬓发皆白、血气已衰;当年三藩作乱时我都没有**,何况如今太平清宁之日。再者**要占据城池,囤积粮草,**人马,打造兵器;这些事情,我做没做过一件呢?”

主审官员听到回答后,也觉得合情合理,对于这样一个迟暮老人,也不便太过苛刻,于是把问案卷宗汇总,向康熙帝上报,请朝廷定夺。

但是康熙帝得到奏报后,直接下达诏令:“其虽无谋反事,但朱家父子不可有。”同时,为了混淆视听,证明这个被抓获的朱慈炤是假冒的,康熙帝使用了当年多尔衮的那一招,故意把朱慈炤和五弟朱慈焕调换排行,由三法司审讯并断案:

“查王士元供系称前明庄烈帝第五子,而庄烈帝第五子朱慈焕已亡故于崇祯十四年。又遵旨传前明年老太监辨认,皆言不识。王士元确系假冒,依律应凌迟处死。”

因为清朝有意为之,混淆了朱慈炤和朱慈焕的排行,才导致后世史料中,有分不清朱慈炤、朱慈焕兄弟二人的生平和排行的情况。

就这样,七十六岁的朱慈炤,和他的五个儿子,都被清朝处死,而且是以“假冒前明皇子”的罪名。他死后,明思宗崇祯帝的子孙从世间彻底消失,再也没有任何留存。大明皇室帝系的正统后裔,也至此全部断绝。思宗的七个儿子,走过了或长或短多舛的一生,殊途同归,全部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崇祯死后三个儿子下场怎么样

这个问题不错。崇祯帝事实上有7个儿子,其中4个儿子夭折,存世者有3位,分别是太子朱慈烺、三子定王朱慈炯(又谓慈灿)、四子永王朱慈焕(又谓慈炤),明末史籍众多,记载各异,竟然连崇祯的三个儿子名字都无法统一,成了千古之谜。而更加成谜的是崇祯帝的三个儿子的行踪,因为甲申之变后,几十天内,北京两易其手,这段时间的京畿地区只有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惨烈”和“混乱”,以至于皇太子和二王的行踪不得而知,以至各种传闻风起,说法各异,只能推测出可能性比较大的情况,而具体精准的情形恐怕无从得知了。所谓“今大行皇帝太子遭闯乱,不知所之”,而二王“又闻匿迹民间,未有的耗”。不过也正因为行踪成谜,还引发了“南北太子案”和“朱三太子案”,尤其是这个“朱三太子”,搞得清廷坐立难安。

下落成谜的太子及其引发的风波,让清廷和弘光朝廷万分头疼的“南北太子案”,在南北两太子案中,史家推测那个“北太子”是真正的太子。

这事还得从李自成破北京说起,其中太子的行踪从这一刻起,各本史书已经是记载各异,真假难辨了,下面列举几种说法。

如谈迁的《北游录》上说,太子自京师陷落后,先去了曹化淳那里,后来被曹化淳的门客所遗弃,后又进尼姑庵躲避,“且闻江南有主,遂欲南往”,向外祖父周奎家求助旅资的时候被周奎**给了清廷。

而据《甲申传信录》太子自述:其城破之日,投身于豆腐店中,后在尼姑庵居住半月,被一常侍发现后,藏在密室,后闻太平公主在周奎家,就找过来了,被周奎**给清廷。

《石匮书》、《明季北略》等书上又说,太子城破之日被李自成俘获,还与李自成有一番“亲切”的交谈,李自成东征吴三桂时,挟太子、定王、永王、晋王等前明藩王出征,后李自成被清、吴联军击败,太子趁机逃脱,辗转至周奎家,被周奎**。

当然,无论是哪种情况,那个太子经过一番辗转之后,来到他的外祖父周奎家,并被周奎告知清廷并**是板上钉钉的事。清朝的官方文献也不避讳周奎首告之事,谓周奎“具疏以闻”。至此,“北太子案”拉开序幕。

我认为“北太子”是真太子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不管是官方正史或者野史都透露了一个细节。当“北太子”来到周奎家后,流落于周奎家的长平公主遇到这位太子后实在是有种亲人久别重逢的感觉,所谓“公主共太子抱头而哭”,《清世祖实录》亦对此情并不否认,“崇祯帝公主,亦在奎所,相见掩面泣”,个人认为这就是太子为真的铁证。要知道当时的长平公主已经岁数不小,按史**载达到了“择婿配之”的年纪,怎么会对一个陌生人有相见大哭之举。“初见时,公主抱持痛哭,岂陌路能动至情如此?”。

而太子在被清廷刑部主事钱凤览调查时,不少内侍,旧司礼太监王德化,以及锦衣卫任侍卫者十多人都皆称太子为真。刑部无法裁决(因为什么压力,大家想想也知道),钱凤览上疏力争为太子辩解,其中一句话值得注意,当刑部审讯周奎时,周奎说过:“即以真为假,亦为国家除害”。周奎有明知太子为真,但是依然坚称其为假,有献媚清廷的嫌疑。

而以摄政王多尔衮为首的清廷决策层恐怕“太子案”夜长梦多,则有步骤的处理此案。在多尔衮的操纵下,开始会勘太子真伪,其中长平公主的表现最引人注目,“复令宫主认之,宫主见太子,泪下。周奎掌其颊,宫主惊走,亦言不是”,大家看看,有没有一种屈打成招的感觉,可怜的弱小女子在压力之下*着剧痛说不是。而在其后又让谢陞、晋王、前朝妃子袁妃前往辨认,皆称不是太子。清廷遂单方面采信袁妃等人的说辞,断定太子为假。

但是清廷所推出证人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像谢陞属于贰臣传上的人物,清廷的傀儡人,清廷想让其说啥就说啥,这就不用说了。晋王原封在山西,被李自成带来京师,能不能和太子有交流还不好说,就他那闯来降闯,清来降清的姿势,也不过和谢陞一样是个傀儡人罢了。至于清廷派出之“袁妃”尤为可疑,据《明史》载,袁妃与周皇后关系很好,认识太子自理所当然,正常情况下,确实能证明太子的真伪。但是据《清世祖实录》载早在顺治元年五月,清廷就举办了周皇后和袁妃的葬礼。而会勘太子真假则在年底,此处冒出的袁妃身份实在可疑。

《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五》:以礼葬明崇祯帝后及妃袁氏、两公主并天启后张氏、万历妃刘氏,仍造陵墓如制。

所以,我认为此案是清廷一手操纵,以真为假,想除去清朝隐患的一次审判。事实上,京师居民对此审判多有不服,屡次上疏,这让清廷官方感到如芒在背,感觉太子所代表的明朝皇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清廷使用了霹雳手段将太子以及刑部主事钱凤览,以及将上疏鸣冤的15人迅速斩杀,以绝后患。

除了“北太子案”,还有“南太子案”,这起案件直到弘光**灭亡,都没有结果。但是根据《南渡录》、《三垣笔记》等史料记载,在南都曾经见过朱慈烺的官员皆不认识他且言语闪烁,大概率是假的,反正在弘光朝廷内部(不包括四镇、左良玉那些个军阀)那个“南太子”有假是没有争议、达成共识的。

但是无论真假,都在北南二太子皆被清军斩杀,斩草除根,此之谓也。管你是真是假,威胁到我的统治,先杀一波。

?二王下落亦难觅,还引发了“折磨”清廷百年的“朱三太子”案。

而二王的下落也是谜团。他们一开始被李闯王给俘获了,其后二王随李自成东征,这一段行程是没啥好说的,不存在争议。但是,李自成被清、吴联军打败后,就失去了踪影。

《罪惟录·列传卷之四》:及贼自成挟二王、太子东御山海败还,二王尚在军中。已携太子西奔,二王不知所终。

但是,在二王不知所终以后,引起的风波却不小。其中定王在失踪后,立即有男子剃发为僧,法号“大悲”者,号称“定王”,来到南京,被查出有假,斩首。其后,据《石匮书》复有所谓定王者,一人为清廷斩杀,一人中途被救走,稗官野史不知真假。

而永王朱慈焕身后的瓜是更大了,他就是让清廷如鲠在喉百余年的“朱三太子”的原型。第一次出现是在顺治八年,有人告发前明皇崇祯皇帝的三皇子藏匿于民间,清廷立刻派人捉拿,但据其供状,有些可疑。如他被黄蜚俘获后,张近侍告以实情,黄蜚在得知其身份的情况下,又为何秘而不宣,拥戴乐安王反清,难道皇三子的影响力会比乐安王小?真咄咄怪事!

第二次出现是在康熙十二年,一个叫杨起隆的人冒为朱三太子反清。第三次出现是在康熙四十六年,又有报朱慈焕化名王士元流寓各处,被反清人士当作复辟明朝的旗号,清廷亦将其迅速捉拿,经过反复审讯,朱三太子(王士元)被凌迟处死,其子五人皆被问斩。(具体案情可看《清稗类钞》)

除此之外,还有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之子以朱三太子名号在**地区反清,朱三太子接二连三冒出来搞得清廷防不胜防又烦不胜烦,所谓“各处*徒窃发,动辄以朱三太子为名,如一念和尚、朱一贵者,指不胜屈”。

严谨的说,崇祯皇帝三个儿子行踪是成谜的,但入清之后,林林总总冒出来的太子、朱三太子中有真太子或真永王也未尝可知,尤其是那个被清廷处死的北太子是真的概率很大。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稗类钞》、《明季南略》、《石匮书》、《罪惟录》、《南渡录》、《甲申传信录》、《北游录》

朱慈炯父亲

定王朱慈炯的父亲是崇祯皇帝。

朱慈炯(1632年-?),男,汉族,明思宗朱由检第三子,也是嫡三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十六年(1643年)封为定王,别名朱三太子。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流寇攻入京师,李自成封朱慈炯为定安公,李自成败退时不知所终,南明年间追封为定哀王。

身为一个失踪的明朝皇室嫡系,他的绰号朱三太子更为有名,清兵入关以后,有关他起兵反清复明的流言一直充斥着清**。

查继佐《明书》(罪惟录)言思宗第三子永王慈焕、第四子定王慈炯(一作慈灿),俱田贵妃出,不详其所本。果如其言,则周皇后所生惟太子、怀隐王与二公主。朱慈焕未死甲申以前,**间三太子之谜遂解。

为什么康熙要杀明朝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本人对康熙帝的威胁并不大,但是在康熙朝朱三太子已经成为明朝遗臣抗清的旗帜,因此康熙帝一定会除掉他来稳固自己的**。

杨起隆不是朱三太子,但他确实以此为旗号起兵叛乱

杨起隆趁吴三桂等藩王叛变的同时,在北京浑水摸鱼意图反清复明,他打出的旗号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然而此次起义以失败告终,杨起隆虽然逃走但在陕西被捕。

杨起隆的这场叛变虽然没有成功但是确实煽动了北京城的一部分反清势力的也让康熙帝意识到了朱三太子的真正威胁。

朱三太子确有其人但他没有**

《明史》记载:朱三太子实际上是定王朱慈炯,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封朱慈炯为定安公,李自成败退时不知所终,南明年间追封为定哀王。因此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炯下落不明,说他反清复明也就没有事实依据,毕竟其人在哪也未可知。

那么康熙年间诛杀的朱三太子是谁呢?

此人就是崇祯帝的第五子朱慈焕,《明史》记载朱慈焕被封为永王。大顺军被清军打败后,他流落到了河南寄生在一个王姓的前明遗臣家中并被起名王世元。然而好景不长,王家再遭变故,王世元不得不继续**,最终在南方浙江一个寺庙中削发为僧继续生存。

由于朱慈焕才学过人最终被余姚的一个前明遗臣再次收留,并将女儿嫁给了他。他凭借着教书先生的身份隐藏了下来,可惜他还是不能放下自己皇室宗亲的高傲,终因被捕的浙东起义和尚张念一而暴露了他的行踪。

结果自然是被满门抄斩,康熙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还是要和朱慈焕的身份有关,他虽然没有反叛之心但有无形的号召力,康熙帝为了国家稳定杀掉他也是在清理之中,毕竟朱慈焕是明朝皇室的后裔不是平常人。

朱三太子到了康熙朝已经不是个人的存在而是一股无形的势力,多次反清复明起义都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可见他的号召力,因此除掉他以绝后患是维护稳定的非常手段,对于康熙帝来说是巨额不会心慈手软的。

关于本次朱三太子朱慈炯和朱慈炯父亲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5lady.cn/4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