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柴荣墓是否被盗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周世宗柴荣和周世宗柴荣墓是否被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周世宗柴荣以及周世宗柴荣墓是否被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周世宗柴荣的女儿是柴郡主柴郡主,小说人物,杨六郎正妻。有书称柴金花、柴银屏、柴美蓉(柴美容)、柴俊平(柴郡平)、柴媚春(柴熙春)、柴文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周世宗柴荣和周世宗柴荣墓是否被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周世宗柴荣以及周世宗柴荣墓是否被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周世宗柴荣的女儿

是柴郡主

柴郡主,小说人物,杨六郎正妻。有书称柴金花、柴银屏、柴美蓉(柴美容)、柴俊平(柴郡平)、柴媚春(柴熙春)、柴文意,为后周世宗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

宋朝时,过继给宋太祖赵匡胤,从小在赵匡胤家长大,与八贤王赵德芳兄妹相称。柴郡主长大成人后,嫁给杨继业的儿子–杨延昭,成为一名巾帼英雄、女中豪杰,成为当时著名的杨门女将之一,有当时天下第一美女之称,在杨家将中除佘太君以外,比较有份量的人物,多次和杨门女将一起出去打仗,保卫国家疆士,出生入死,奋不顾身。

周世宗柴荣墓是否被盗

周世宗柴荣死后葬于庆陵。庆陵位于新郑市。庆陵封土原高20米,周长105米,明朝初年曾对陵墓有过修整,修起了陵门和陵墙,古柏参天。这座陵在民国初年基本被毁。

历史上所有的皇陵,没被盗的简直凤毛麟角。按惯例后世王朝接手政权后都会以打破旧世界的心态去破坏前朝的一切。还有兵灾匪患。例外的并不多,比如清政府修缮过明陵,元朝皇帝不建陵等等。

所以柴荣陵墓历经1000多年,早已经被盗。

后周世宗柴荣的左膀右臂都是谁

你好,我是“爱历社”,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后周世宗“柴荣”的左膀右臂主要有三个人分别是:赵匡胤、张永德、李重进,他们在周世宗“柴荣”身前,为周世宗披荆斩棘,南征北战。

赵匡胤

周世宗“柴荣”就信任的还是“赵匡胤”,“赵匡胤”也是“柴荣”众多武将中最有能力的。赵匡胤先是从军跟了“郭威”,“郭威”称帝后,便以养子“柴荣”为皇子,并任命开封府尹,赵匡胤向郭威申请调到了柴荣手下,并做了开封府马军直使,深得柴荣的器重。公元953年郭威病逝,第二年,柴荣继位,为“世宗”。

高平之战

周世宗“柴荣”继位两个月,北汉联合辽国,进攻后周,周世宗“柴荣”亲征,赵匡胤也随同“柴荣”出征,周军援兵迟迟未到,导致周军局面危机,赵匡胤建议张永德,兵分两路造成两路夹击之势,赵匡胤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士兵大受鼓舞,奋勇杀敌,北汉军队渐渐开始败退,辽军见北汉军队以成败试,遂引兵而退,周军见状,士气大振,最终以北汉军队惨败告终,史称“高平之战”,“高平之战”后张永德对赵匡胤的胆识和智慧赞赏有加,柴荣对赵匡胤更为器重。

攻克滁州

公元956年,周世宗“柴荣”挥师南下,在寿州与南唐军队相持不下,周世宗“柴荣”命令赵匡胤主动出击,赵匡胤先是在涡口一带,佯装逃跑,其实设下埋伏,伏击后唐军队,后唐军队大败,赵匡胤又在清流关大败南唐军队,南唐军士气不振,无心再战,赵匡胤一直追击南唐军队,并将南唐名将“皇甫晖”刺中,生擒“皇甫晖”,赵匡胤成功的攻下了滁州。当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来到滁州城下,要求进城相聚时,赵匡胤并没有打开城门,他愧疚的对父亲说“父子虽至亲,城门王事也,不敢奉命”赵匡胤的这一举动让柴荣对他更加信任。

保扬遏唐

占领滁州后,周世宗“柴荣”一面包围“寿州”,一面乘胜派兵攻取扬州、泰州。后唐军队见状后,迅速迎战周军,并收复了泰州,兵锋直指扬州,柴荣命令赵匡胤前往,扭转不利战局,赵匡胤接到命令先是屯兵六合,并下令“扬州军有过六合者,折其足”扬州周军不敢后退,死守扬州城,南唐军又派军企图歼灭赵匡胤部队,赵匡胤部以逸待劳,大败后唐军队。

赵匡胤后跟随柴荣,为攻取寿州、濠州、泗州、楚州等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柴荣任赵匡胤为忠武军节度使,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是非常信任和器重的。

张永德

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娶了郭威的四女儿,郭威先后任命张永德为殿前都虞候、殿前都指挥使。

高平之战

张永德和赵匡胤各自领兵两翼夹击,张永德的部下擅长骑射,在张永德的带领下奋勇杀敌,给北汉军以重创,结果扭转了战局,取得了高平之战的胜利。

征讨南唐

周军攻至寿春,南唐军队在城内坚守不出,张永德派兵攻城,后佯装疲软之势,假装败退,诱敌出城,引诱南唐军队到伏击地点,以骑兵伏击,歼灭南唐军队便派疲兵诱敌出城,然后假装战败,以精骑为伏兵,引诱唐军进入周军的伏击地,歼灭南唐军队。

柴荣一面包围“寿州”,一面乘胜派兵攻取扬州、泰州。后唐军队见状后,迅速迎战周军,并收复了泰州,兵锋直指扬州,当时韩令坤在扬州,南唐军队的反复攻击,让韩令心生胆怯,一度想要弃城而退,周世宗柴荣大怒,派遣张永德率军迅速驰援,张永德在曲溪堰大败泗州南唐军队。张永德在濠州和泗州等地派遣水性极好的士卒,趁夜色,用铁锁链接唐朝军队船只,南唐水军不能移动,遂败。

张永德在攻打濠州、泗州、寿州等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被周世宗柴荣提拔为“殿前都点检”。

李重进

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郭威四姐姐郭氏之子,郭威先后任命李重进为侍卫马步都军头,殿前都指挥使,郭威病危时,特意让李重进当面对柴荣跪拜行君臣之礼,以免他死后李重进和柴荣争夺皇位。

征讨南唐

周世宗“柴荣”亲征南唐,命令李重进带兵先去正阳。由于李谷攻打寿春不能取胜,遂退兵到正阳固守,周世宗命李重进率兵为他助战。南唐军队认为李谷退却是害怕南唐军队,于是派发三万多人的军队追击进攻。李重进、韩令坤合兵攻打南唐军队,一鼓作气,南唐军队大败,被斩杀一万多人,李重进追击他们奔跑二十多里,击杀大将刘彦贞,擒捉偏将盛师朗等几十人。由于李谷怯懦,周世宗将李谷调开,任命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指挥使。

周世宗亲征南唐,围攻寿州城,南唐军队见状,遂占据寿州城边金山,在此山设营扎寨,与寿州城中的烽火台相互照应;又向南修筑夹道,不断的向寿州城内运送补给,山上的营寨易守难攻,李重进看到他们向城北扩展营寨,遂发出兵攻打他们。打败千余人,夺回两座营寨,缴获器械铠甲无数。

李重进在攻打南唐等地表现英勇、战功不俗,后被周世宗柴荣提拔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张永德、李重进在周世宗“柴荣”在位时,伐北汉,征南唐,都不做除了不小的贡献,此三人最的周世宗“柴荣”得器重和信任。

如果你也喜欢宋史,请点赞、评论、关注,和我一起了解宋史.

后周世宗柴荣死得是否蹊跷

后周世宗柴荣,被公认为五代第一明君。这个称号是赵匡胤给他的,《五代史》中对柴荣的描述比任何一位皇帝都要多,而他只不过在位六年时间而已。为什么要着重突出柴荣的地位呢?其实主要原因是赵匡胤是柴荣一手带出来的,而且是柴家禅让,赵匡胤才夺得了天下。所以赵匡胤的天下要想成为正统,那柴家首先得是正统才对。

柴荣的三个十年计划,第一个还没做完就去世了。

按照史书上所写的来看,柴荣无疑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君主,因为他登基以后,不断给自己下任务,要求一统江山,安抚百姓。为此他设定了三个十年计划,第一个十年开疆拓土,第二个十年安抚百姓,第三个十年致使天下太平。如此宏大的愿望,是每一个想要成为明君的人,都想做到的。

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及天命有属,嗣守鸿业,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五代史》

不过他之所以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在画大饼!因为柴荣当政的年代,没有哪一年不是在打仗的。打仗需要花钱,花的钱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吗?当然不会,只能从老百姓身上索取。加收了税收,老百姓自然是不愿意,所以柴荣才会给自己订下三个十年计划。他告诉老百姓们,只需要苦十年,十年以后,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可惜第一个十年没过完他就去世了。

柴荣的死,他心里是有数的。

柴荣倒不是突然暴毙的,他早就感染上了什么疾病。至于到底是什么疾病,不可而知。他在征讨幽州的时候,发现自己生病了。于是急急忙忙赶回了汴京,如果只是普通的疾病,不会率大军回来,一定是病重了。他回来以后,给自己俩儿子都升了官,还把身边的张永德殿前都点检的职位解除了,换成了赵匡胤,只是因为谣传殿前都点检要做皇帝。

所以柴荣做这一切都是在安排后事。既然能够妥当地安排后事,那自然不存在被人害死的情况。他连年征战,的确有不少仇家,但是柴荣并不惧怕,因为他自己知道,争夺天下的过程,本身就会得罪很多人。柴荣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柴宗训也顺利继位,所以这一切都十分正常,没有阴谋存在。

赵匡胤谋朝篡位,可是他也骑虎难下。

其实柴荣对赵匡胤是非常不错的,临死前都给赵匡胤封了官。可惜赵匡胤不是诸葛亮,他绝对不会跟你客气。再说了柴宗训也没有拜赵匡胤为相父,而且柴荣是让其他三位辅政,并没有指明让赵匡胤辅政,所以这层心理压力也解除了。说赵匡胤没有谋反的心思,这是骗鬼的,只能说赵匡胤此刻不得不谋反了。

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

因为柴宗训才不过七岁,根本就没办法展现宏图大志。而天下局势变化太快,如果等柴宗训长大的话,那后周一定会错过一统天下最合适的机会。柴荣一辈子最大的梦想不就是一统天下吗?现在赵匡胤有这个能力和雄心,自然是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谋反他就拿不到最高统治权,说话做事就会收到掣肘,他不想等了,所以赵匡胤必须谋反。

善待柴家后人,将后周世宗描绘成第一明君,赵匡胤挺厚道了。

说实话,开国皇帝里,我没有看到过比赵匡胤更厚道的一个了。赵匡胤居然愿意将后周世宗柴荣描绘成一个天下第一明君的形象,这本身就不简单。毕竟赵匡胤是篡夺了后周的帝位才夺取的天下,他应该尽力抹黑前朝才是,这足以说明,赵匡胤还是不错的。

他对柴荣的子孙也非常不错了,给了他们丹书铁券,就算犯罪也不用受刑,而且世代都是王爵,跟赵家子孙的待遇是一样的。如果赵匡胤没有篡位,那七岁的柴宗训说不定能把后周给玩亡国了,到时候柴家的结局可能还没有这么好。所以柴家人还是要感谢一下赵匡胤篡位的。

总结:柴荣是五代第一明君,厚道的赵匡胤仁至义尽。 在赵匡胤的主持下,《五代史》中将柴荣描绘成了五代第一明君的形象,可惜柴荣英年早逝,只能让赵匡胤接盘壮大力量。柴荣死之前,生了一场大病,他回来安排好了所有后事,才英年早逝,所以柴荣的死不存在什么阴谋论。赵匡胤虽然谋朝篡位,但是他是没办法,这个时候是天下纷乱最重要的时刻,只有掌握大权,才能带领大家一统天下。坐稳江山后,赵匡胤善待柴家后人,给他封了王爵,跟赵家后人一样待遇,甚至有免死铁券,算比较厚道了。

柴荣是否真的有史书上所描写的那么英明神武呢?这一点我们是没办法考证的,但是连年征战却是给老百姓的压力十分沉重。如果不开疆拓土的话,那等待后周的只有灭亡。所以这个时候赵匡胤接过接力棒是最合适的时机,毕竟柴荣只做了六年皇帝,剩下的事情都要赵匡胤来完成。

周世宗柴荣的墓在哪里

后周皇陵位于郑州新郑市城北约18公里的郭店镇附近,由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四座陵墓组成。

赵匡胤夺了周家的天下,周世宗柴荣七个儿子结局如何

谢小蜜邀

1.世宗之子

周世宗柴荣的前三个儿子都死于后汉之手,跟宋太祖赵匡胤没关系

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巳,上殂。甲午,宣遗诏,命梁王宗训即皇帝位,生七年矣”。~《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

柴荣死的时候,在世最长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时年七岁

八月庚寅,“立皇弟宗让为曹王,更名熙让;熙谨为纪王,熙诲为蕲王”。~《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

柴宗训以下分别是熙让、熙谨、熙诲,熙让在显德六年六月癸未柴荣封宗训为梁王时,一并被封为燕王,领左骁卫上将军

柴宗训即位后,给三个弟弟都封了王

2.实锤

乾德二年(964年)冬十月,周纪王熙谨卒,世宗之第三子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

乾德二年,冬十月戊申,周纪王熙谨薨。辍视朝。~《宋史》卷一.太祖一

毫无疑问,纪王熙谨死于乾德二年,享年十岁左右。在太祖本纪中还是以礼相待,用诸侯王之死“薨”相称,其他人可没那么大胆子,称周纪王之死为“卒”

开宝六年(973年)三月,乙卯朔,房州言周郑王殂,上素服发丧,辍视朝十日,命还葬庆陵之侧,曰顺陵,谥曰恭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

开宝六年三月乙卯朔,周郑王殂于房州,上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帝,命还葬庆陵之侧,陵曰顺陵。~《宋史》卷三.太祖三

赵匡胤受禅后,降封七岁的柴宗训为郑王,房州安置

房州当时未经开发,“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因“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而得名,四面环山,中间河谷断陷,在风水上是所谓的“困龙局”。武则天曾经把儿子唐中宗李显贬到房州;后来赵匡胤的弟弟秦王赵廷美也被赵匡胤的弟弟太宗赵光义安置到房州

柴宗训死的时候,满打满算享年二十一岁

3.疑似.熙诲

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所终。~《旧五代史》周书十三.宗室二

正史中没有关于曹王熙让和蕲王熙诲下落的记载,但南宋人王铚的笔记提供了一条线索

艺祖初自陈桥推戴入城,周恭帝即衣白(衤阑),乘轿子出居天清寺……艺祖与诸将同入内,六宮迎拜,有二小儿囗角者,宫人抱之亦拜,询之,乃世宗之二子,纪王、蕲王也。(上)顾诸将曰:“此复何待”?左右即提去。

柴宗训禅位后离开皇宫住进了寺庙,赵匡胤便兴冲冲地带着一干手下去参观自己的新居,却看到柴荣的两个儿子还住在皇宫里,赵匡胤觉得大煞风景,便命人把这两个小孩处理一下

惟潘美在后以手掐殿柱,低头不语。艺祖云:“汝以为不可耶”?美对曰:“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艺祖即命追还,以一人赐美,美即收之以为子,而艺祖后亦不复问。

诸将中只有潘美使劲掐着柱子低头不说话,赵匡胤便问他处理掉这两个小孩有问题吗?潘美说,陛下说没问题就没问题,只是我觉得于心不安罢了。赵匡胤便让人追还了两个小孩,把其中一个送给了潘美

其后名“惟正”者是也。每供三代,惟以美为父,而不及其他。故独此房不与美子孙连名。

这个孩子被改名为“潘惟正”,虽然名义上只说是潘美的后人,但后来潘惟正这一房并不与潘美的其他子孙录入同谱

名“夙”者,乃其(惟正)后也。夙为文官,子孙亦然。夙有才,为名帅,其英明有自云。

潘惟正有个儿子叫潘夙,很有才干……王铚在这里特别说到,潘惟正一房人特别出色的原因在于“英明有自”

~《默记》卷上

与《宋史》比对一下

子惟德至宮苑使,惟固西上阁门使,惟正西京作坊使,惟清祟仪使……

惟吉,美从子。累资为天雄军驻泊使。虽连戚里,能以礼法自饬,扬历中外,人咸称其勤敏云。~《宋史》卷二百五十八.潘美传

《默记》说潘美的从子(干儿子)叫潘惟正,《宋史》中说叫潘惟吉;

《默记》在四库全书中归类为小说家言,《宋史》是正史之一;王铚可能会记错,史官有墓志、行状等史料可供佐证。如果潘美的确收养了柴荣的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孩子后来应该叫潘惟吉,潘惟吉后来成家立业,自然不是早夭的纪王熙谨,而是周蕲王熙诲

4.讹

东阳《囗卢村志》记载,潘美抱养纪王熙谨,卢琰抱养蕲王熙诲

前面说过,熙谨的下落有明确记载,早夭。无论《宋史》、《长编》、《默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卢琰抱养过任何人,因为

卢琰,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举,解褐历城主簿。历大理评事,知安吉县。三迁太常丞、通判并州。至道中,就加太常博士。咸平二年,选为开封府判官……(大中祥符)六年,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三百七.卢琰

卢琰是太宗朝进士,他没有资格跟着太祖去皇宫一日游

卢琰死于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享年59,换算过来,卢琰生于954年。再换算过来,建隆元年(960年)春正月,赵匡胤受禅时卢琰5岁多,估计他暂时还没有能力收养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

5.结束

周世宗柴荣在世的四个儿子中,老大恭帝宗训二十一岁死于房州;老三纪王熙谨早夭于开封;老四蕲王熙诲被潘美收养,改名潘惟吉;老二曹王熙让不知所踪

6.臆.测

赵匡胤“黄袍加身”除王彦升杀了后周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一家外,没有太多流血记载,熙让死于乱军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那么,他到哪里去了?

假设1.如果把王铚《默记》中的纪王熙谨换成曹王熙让:赵匡胤命人处理熙让和熙诲,听了潘美的话又命人追还,有可能处理的人手脚麻利……所以只有一个孩子被收养的记载

假设2.赵匡胤入宫看到的两个小孩就如《默记》所记是纪王熙谨和蕲王熙诲,曹王熙让已经失踪。最大的可能就是忠于后周的人为保柴家骨血,听说兵变就领着熙让出了宫,隐居民间……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小说看多了之后的美好愿望

假设3.王彦升杀韩通一家被描写为“擅杀”,事实证明当时唯一想武力反抗也唯一有实力进行武力反抗的就是韩通,不得不佩服这个“擅杀”的确“擅”得妙极。那么,会不会有人也“擅”杀了年龄略小于柴宗训,和柴宗训一起被柴荣封王的熙让呢……

关于周世宗柴荣和周世宗柴荣墓是否被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5lady.cn/5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