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是哪朝人,“吴带当风”指的是哪朝哪位画家的画风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吴道子是哪朝人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吴带当风”指的是哪朝哪位画家的画风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吴道子是哪朝人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吴带当风”指的是哪朝哪位画家的画风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吴带当风”指的是哪朝哪位画家的画风
  2. 历史上河南许昌有哪些名人
  3. 绘画界都有哪些名人

“吴带当风”指的是哪朝哪位画家的画风

吴道子中国画术语。

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吴道子(约686-760)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历史上河南许昌有哪些名人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几千年来,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和众多许昌名人,为许昌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法家代表韩非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是出自《韩非子·说难》中一则故事。

说的是宋国有个富翁,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说不定害了自己。

这则智子疑邻寓言故事,在《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很多。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脍炙人口,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这些寓言故事都出自于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是韩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在战国七雄中,韩国是最弱小的国家,他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寄希望于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孤独悲观,大失所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韩非虽然师奉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在战国末期新形势下,他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却“喜刑名法术之学”,并“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在总结先秦法家理论基础,精心编强织了一个“以法为本”,法、术、势三者相强求合的完善体系。韩非所说的“法”,是指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政策法令,主张“法莫如显”“法不阿贵”,还主张执法必严,维护法度的严肃性,力求做到“赏厚而信,刑重而必”,形成一个人人守法、不敢犯法的局面。

韩非所说的“术”,是指封建君主驾驭臣下的韬略和手段。韩非主张“术”愈隐蔽愈好。“术”潜藏于君主的心中,要使臣僚人人感到高深莫测,君主正好借此知奸防叛,巩固自己的最高权力。

韩非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只有具备了君位和君权,才能发号施令,统治国家。他把“势”分为“自然之势”和“人设之势”。“自然之势”是君主依靠分封世袭制度而自然具有的权势。他还指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重要原则。这样,韩非关于“势”的学说就有了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崭新内涵。

韩非把社会现象同经济条件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极其难得的。韩非对经济与社会治乱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注意到人口增长与财富多寡的关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会带来社会问题的思想家。

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内容。他继承了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传统,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观点,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秦始皇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但秦始皇却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急切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本来不任用韩非,在形势急迫的情况下,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始皇见到韩非,非常高兴,虽而未被信任和重用。但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评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毛泽东在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时批注道:韩非子师从于荀子,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

作为法家代表的韩非,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并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他的哲学思想包含了相互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开拓了人们的思路。韩非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思想家。

汉初“谋圣”张良

如今,提起暗度陈仓、运筹帷幄这些成语,人们自然想起汉初的张良。他在帮助刘邦夺取天下方面功绩卓著,被誉为“谋圣”。他的名字因此也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与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等人一起并列为中国古代的14位圣人。

刘邦称帝后,曾问群臣自己为何得天下。高起、王陵都称赞他是因为大仁大义。刘邦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并认为,自己能任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年阳翟(今禹州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这使张良心存亡国亡家之恨,他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于是,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

公元前218年,张良得知秦始皇东巡,于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去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博浪沙(今原阳县东南)。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时,张良指挥大力士向其中一辆车扔出大锤。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为此大索天下,张良便隐姓埋名,亡匿下邳(今江苏雎宁北)。

传说,他在此遇黄石公于沂水桥上,得《太公兵法》,由此深谙用兵之道,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圯桥进履”的千秋佳话。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初归刘邦,不久又游说项梁立韩国贵族韩成为韩王,张良为韩司徒。后韩王为项羽所杀,张良复归刘邦,从此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

楚汉战争期间,张良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谋略,均被刘邦采纳。特别是在复立六国的问题上,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鞭辟入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不能不承认,张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后来,楚汉因相持不下,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张良劝说刘邦应乘势追击,万不可养虎为患。刘邦听取了张良的计策,乘项羽撤兵之机全力追击,最终击败项羽。

汉六年正月,刘邦大封包括张良在内的20多位功臣,其余未被受封的人则议论纷纷,争功不休。

一天,刘邦从阁道上看见诸将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张良故意危言耸听地说:“他们在商议谋反!”刘邦大吃一惊,忙问:“天下初定,他们何故又要谋反?”张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时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您所仇怨的人。现在朝中正在统计战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这些人怕您不能封赏他们,又怕您追究他们平常的过失,最后会被杀,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刘邦忙问:“那该怎么办?”张良问道;“您平时最恨的,且为群臣共知的人是谁?”刘邦答道:“那就是雍齿了。”张良说:“那您赶紧先封赏雍齿。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了,自然就会安心了。”

于是,刘邦摆设酒席,欢宴群臣,并当场封雍齿为什邡侯,还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定功行封。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道:“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不用忧虑了。”张良此举,不仅纠正了刘邦任人唯亲,循私行赏的弊端,而且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动乱。他这种安一仇而坚众心的权术,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但过了没几年,刘邦就不再信任这些昔日的功臣,找机会将这些人罢官夺爵,开国功臣们几乎都没有什么好结局。不过,与众不同的是,“汉初三杰”之中,韩信以谋反罪名被杀,还诛灭其三族;萧何也被治罪下狱,唯有留侯张良一生平平安安。

他的独到之处在于激流勇退。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谢绝,只要了“留”这个地方。功成名就的张良此时已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出了点主意外,就是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在刘邦的三杰中,张良精通黄老之学,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不留恋权位,避免了韩信、彭越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楷书鼻祖钟繇

钟繇,字元常,后汉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是曹魏时期最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称为“三公”,也是文献记载中第一位擅长楷书而闻名于世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被水淹的厄运,请小心行走。”

结果,走了不到10里路,过桥时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水里,差点被水淹死。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便越来越欣赏钟繇,供给他钱财,使他专心学习。

钟繇初为黄门侍郎,因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钟繇送去两千匹马供给军用。曹操在给钟繇的信中说:“得到送来的马匹,很是应部队的急需。关右地区平定,朝廷没有西顾之忧,都是足下的功勋。当年萧何镇守关中,粮草充足,以至大军获胜,也不过与您的功劳相当。”

明帝曹睿时,钟繇迁太傅,世称钟太傅,是曹魏时期的开国功臣。即使这样,钟繇一生致力于书法研究,且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

钟繇的楷书古雅浑朴,圆润遒劲,古风醇厚,笔法精简,自然天成。这一方面是他适应时代潮流,善于学习民间出现的新书体;另一方面是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与钻研的结果。宋代陈思《书苑菁华?秦汉魏四朝用笔法》记载了钟繇的学习书法经过:他少年时曾随一个叫刘德升的人学过3年书法,后来又私淑曹喜等人。钟繇花30多年浸淫于书法,不分白天黑夜,无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地上练习。晚上休息,还把被子当纸练,日久天长竟把被子也划出了大窟窿。可见,钟繇当时苦练书法的痴迷程度。

在苦练的同时,钟繇十分注重向同时代人学习,如经常与曹操、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人讨论用笔方法问题。据西晋虞喜《志林》一书记载,钟繇于某次集会时发现韦诞带着蔡邕的笔法秘籍,便求韦诞借给他阅读。因秘籍过于珍贵,虽经钟繇苦苦相求,韦诞还是不肯借予。钟繇于席间忽然情急失态,捶胸顿足,以拳自残,伤痕累累。这样大闹三日,终于昏蹶而奄奄一息。曹操施以五灵丹相救,钟繇渐渐复苏。

钟繇自我要求严格,对子弟子门生也是如此。据说,钟繇的弟子宋翼学习认真,但成效不大,钟繇当面怒斥,结果宋翼3年不敢面见老师。最后宋翼终于学有所成,名震一时。对于儿子钟会,钟繇也常常苦口婆心,百般劝诫,钟会最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钟繇、钟会父子被人们称为“大小钟”。

钟繇的书法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著有《隶势》一文,对我国隶书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以及隶字的体势、笔意、章法做了审美剖析,提出“体象有度”,即形美与意美的卓见。在隶书的基础上,他大胆尝试,锐意进取,造就了我国楷书的雏形。楷书的产生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钟繇的传世作品有:手帖本《宣示表》、《贺克捷表》、《力命表》、《荐季直表》、《还示帖》、《墓田丙舍帖》等。传世碑刻有《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受禅表》,现存于繁城魏文帝庙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称道钟繇的墨迹为“六朝真书之祖”。丁文隽著《书法通论》云:“钟繇的楷书,……充分反映出楷书笔姿周备清劲,字形端方雅正,风格宏伟古朴的艺术特点。”

钟繇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书作为历代书法家叹绝和所崇。晋代女书法家卫铄学钟繇而成名。“书圣”王羲之又从学卫铄始笔。王氏《笔阵图》载:“予少学卫夫人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见蔡邕《三体石经》,乃于众碑学习焉。”《笔阵图》未必是王氏所作,但他的这段经历为书法家盛传。王羲之深有感触地说:“吾书比钟繇,当抗行。”今流行于世的《宣示表》帖,也传为王羲之所临摹。其子王献之,亦师钟繇。可见钟氏的书法,影响了两晋的书风。至唐代,张怀瓘的《书断》云:“繇善书,师曹喜、蔡邕、刘德升。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其行书则羲之、献之之亚,草书则卫索之下。繇行入神,八分为妙。”

从盛唐书法谱系看,几乎所有的书法家都受过钟繇书法的熏陶。梁武帝萧衍谓钟繇作书如“舞鹤游天,群鸿戏海。”宋太宗赵炅于淳化年间辑刻秘阁贴,广收钟繇等人的墨迹,摹刻成帖,传于当世。清代大书法家兼书学家康有为在观赏了繁城两碑之后写道:“今禅表遗笔犹存,鸱视虎顾,雄伟冠时。”

时至今日,钟繇的书法仍充满着生命活力,闪烁着艺术光彩。中国书法家肖劳对钟繇给予了很高评价:“溯源篆籀,方驾钟张。”特别是钟繇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绘画界都有哪些名人

中国十大名家

第一卷《沈周画集》

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相城里人。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画山水。笔墨坚实豪放,虽草草点缀,而意已足,形成沉着酣肆的风貌。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沦的气势,人称“细沈”。取景多江南山川和园林景物。兼工花卉、鸟兽,善用重墨浅色,别饶韵致;也偶作人物。书法遒劲奇崛,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名重于明代中叶画坛,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徵明等,咸出其门。后人把他和文徽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第二卷《唐伯虎画集》

唐伯虎(1470-1523),明代画家。名寅,以字行,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今江苏苏州)吴趋里人。少有俊才,博雅多识,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结交,人称“吴中四才子”。赋性疏朗,任逸不羁,颇嗜声色,流连诗酒,刻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并工画人物,写意俱佳,或细条清劲,设色妍丽,或笔墨流动,挥洒如,在钱选、杜堇之上。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既不同于林良、吕纪,亦有别于沈周,活泼洒脱,生趣盎然。兼善书法,能诗文。

第三卷《徐渭画集》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鹇山人、鹅鼻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孤、性绝警敏,九岁能文。性通脱,常与群少饮于酒店,官府有急需相召,或因醉不赴,或戴旧乌巾,穿白布瀚衣,直闯无忌。工书法,学米芾,行草纵逸飞动。中年始学绘画,涉笔潇洒,天趣扦发,特长花鸟,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势旺畅。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代表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格凋。清代郑板桥极崇拜他,自称“青藤走狗”。现代黄宾虹诗赞曰“青藤、白阳才不羁,缋事兼通文与诗,取神遗貌并千古,—行进年下私淑之。”说明其对后世影响甚大。

第四卷《八大山人画集》

八大山人:1624年生于南昌,原名朱统,本是明朝宗室,因清兵入关,明朝覆亡,随隐遁山林国绘画史上的“怪杰”。擅画山水、花鸟、竹木,笔墨简括、冷峭、凝炼,虽着墨不多,均生动尽致,无景处亦成妙境,别具灵奇。中国的文人写意画到八大山人,在笔墨的运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妙悟者不在多言。其笔墨清脆、构图缜密码,意境空阔,余味无穷,真是画外有画,画外有情,真正做到了笔不工而心恭,笔不周而意周,在这方面八大山入是无与伦比的典范。齐白石称其300年来领袖群伦,为画坛巨擘。

第五卷《王石谷画集》

王石谷:(1632-1717)。清初画家。名羽军,以字行,号耕烟山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常熟(今屈/I:苏)人。住清初画坛上居主流地位。所作仿古为多,功力深厚,熔铸南北画派于一炉。晚年画风于简练中求苍浑,为i仑者所重。偶写花卉、隽秀有致。曾谓:画有明有暗,如鸟双翼,不可偏废。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大成。皴擦不可多,厚在神气。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弟子很多,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的山水画。

第六卷《石涛画集》

石涛(1642~1718),广西全州人,清初书画家。原名朱元极,明朝宗室,明之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一生致力于艺术的革新。擅画花果兰竹,兼工人物,尤擅山水,画名极盛。其画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反当时仿古之风,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恣,淋漓酣畅,深得元人意趣,在气概与风神上自具独特面目,于气势豪放中寓有静穆气氛,更为同时代诸家所不及。其作品以苍茫豪拓、淋漓洒脱的“气胜”而著称的。并对后来扬州画派与近代画风,影响极大。

第七卷《郑板桥画集》

郑板桥(1693-1765),名燮,以号行,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世籍苏州,明洪武间,迁居兴化,遂为江苏兴化人。少孤贫,天资奇纵,慷慨啸傲,超越流辈。曾中举为山东潍县令。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工书法,以篆隶体参合行楷,非古非今,非隶非楷,自称“六分半书”。有纵横错落,瘦硬奇峭之致,自成体貌。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多不乱,少不疏,体貌疏朗,笔力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藉以寄托其坚韧倔强的品性。

第八卷《虚谷画集》

虚谷(1823-1896),清末画家。僧人。俗姓朱,名怀仁、虚白,字虚谷,号倦鹤、紫阳山民。安徽新安(今歙县)人,移居江苏广陵(今扬州)。不茹素,不礼佛,也“从不卓锡僧寺”,往来于上海、苏州,扬州一带,卖画为业,白谓:“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与任伯年、顾鹤逸、吴昌硕、倪墨耕等书画家友善,早年学界画,后以擅绘花果、禽鱼、山水著名,运用干笔偏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尔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无—‘笔滞相,匠心独远,开具一格,吴昌硕赞为“‘拳打破去来今”。

第九卷《任伯年画集》

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寄寓浙江萧山。擅画人物、花卉、翎毛、山水,尤工肖像,取法陈洪绶、华(品山),重视写生,钩勒、点簇、泼墨交替互用,赋色鲜活明丽,形象生动活泼,别具清新格调,年未及壮,已名重大江南北。后得朱耷画册,悟用笔之法,虽极细之笔,必悬腕中锋,自称“作画如颐,差足当一写字”。所画肖像。细部处可清楚到每一根须眉,无不逼肖,又善“用没骨法分点面目,远视之奕奕如生”(《淞南梦影录》)。其画在江南一带,影响甚大,为“海上画派”之代表人物。

第十卷《吴昌硕画集》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浙江安吉人。作画博取众长,并以书法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在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方面轻重疏密,匠心独运,配合得体,无不精妙,对中国现代绘画影响深远,并对日本绘画也有较大影响。近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其推崇有加,并师法吴昌硕。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5lady.cn/6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