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鼠尾辫(《红楼梦》中男子发型为什么不是清朝的金钱鼠尾辫)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金钱鼠尾辫,以及《红楼梦》中男子发型为什么不是清朝的金钱鼠尾辫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清朝的辫子头到底是阴阳头还是金钱鼠尾,为什么有的清宫剧的发型与历史不符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女真人为什么扎辫子《红楼梦》中男子发型为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金钱鼠尾辫,以及《红楼梦》中男子发型为什么不是清朝的金钱鼠尾辫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清朝的辫子头到底是阴阳头还是金钱鼠尾,为什么有的清宫剧的发型与历史不符
  2. 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
  3. 女真人为什么扎辫子
  4. 《红楼梦》中男子发型为什么不是清朝的金钱鼠尾辫
  5. 清朝辫子真实样子

清朝的辫子头到底是阴阳头还是金钱鼠尾,为什么有的清宫剧的发型与历史不符

在我们的一般观念中,清朝男子的发型往往是阴阳头,后面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正是基于这种固有的观念,使得我们认为整个清朝男子的发型是一样的,没有多大变化。然而,果真如此吗?

前段时间最火的两部清宫戏非《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莫属。在《延禧攻略》中,由聂远饰演乾隆一角,其发际线是从天灵盖中线向后再退一英寸到两英寸,总的来说留头发的地方远远少于剃光的部分,看起来非常突兀,不是那么的协调。然而在《如懿传》中,由霍建华饰演的乾隆,其发际线则是从天灵盖中分,划至耳际,留头发的地方和不留头发的地方各占二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阴阳头。这二人所扮演的是同一个历史人物,不存在时代不同的缘故。那么,这二者,究竟哪一个更接近历史原貌呢?

图1清朝的发型演变

历史的细节总是出人意料,翻阅史书,我们发现整个清代男子的发型其实一直处于变化当中,我们所熟知的阴阳头其实是在清代末期才出现的。熟悉明末历史,你就对“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句话不会太陌生。这一举措极大挑战了江南士子们的底线,激起了他们前仆后继的抵抗运动。正如明末袁彭年曾说:“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之陋规”。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息,其一为:清代初期的发型是金钱鼠尾式,其二为:这是对中华衣冠文物的极大破坏。后者即顾炎武所说的“亡天下”,我们容易理解。然而,这金钱鼠尾式到底指什么呢?

秦世祯在《抚浙檄草》言道:“小顶辫发”中国人都**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头发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铜钱大一点,梳成一根小辫,叫“金钱鼠尾”式。这下子我们就明白了,将四周头发悉数剃去,仅留下头顶中心处的头发,其形状犹如金钱,中心部分的头发则接辫下垂,好似鼠尾一般。知道这些,我们就会对明末江南士子的反抗多了几分同情之理解。当时有福州遗民所撰《思文**》愤怒写道:“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其惨状可想而知。但对于读书人来讲,这是“士可杀不可辱”的,因此他们宁可断头也不远剃发,正如顾炎武在《断发》诗中所言:“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

图2金钱鼠尾辫

其实,改朝换代这件事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因为无论谁做皇帝,自己的税照交,役照服。但是对于食君之禄的大臣和士子们来说,他们食君之禄,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人。他们的后代却未必如是,因为他们生于新朝,没有接受过前朝皇帝的雨露恩泽,所以在心里是不曾有亏欠的。加之,清廷推行血腥的**政策,人们也渐渐习惯了剃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他们所剃的发正是金钱鼠尾式。

清廷对于剃发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明文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顺治四年时,浒墅关民丁泉由于“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地方官拿获。官府认为其“本犯即无*宄之心,甘违同风之化,法无可贷”,并以此为由上奏朝廷,而朝廷的朱批只有五个字:“着就彼处斩”最无辜的当属县官了,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也以失察“从重议处,家长、地邻即应拟罪”。

图3马戛尔尼晋见乾隆

我们了解了清朝初年的发型是金钱鼠尾式,那么这种发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要想知道这个答案,最可靠的就是当时人的画像。我们知道,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随行使团中有一位名叫威廉的画师,在其所画的纪实性画稿中,乾隆的发型还是金钱鼠尾式。这样可知,《延禧攻略》中,由聂远饰演乾隆一角更接近历史的原型。

到了嘉庆以后,男子们的辫子越留越粗。根据当时日本人中川忠英所写的《清俗纪闻》记载,其中在《冠礼》一卷中有配画:画中人是一位侧身而立的老先生,其头顶蓄发,编一条长辫并垂于后背。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人蓄发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面积比之前较大,已经远非一个铜钱大小,足有四个大小,也就相当于手掌心那么大。后来,随着时间的变化,男子们的头发越留越多,大约到了同治、光绪时期,人们的头发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阴阳头”,黑白分明,各占一半。

图4晚清路边编辫子的百姓

从最初的鼠尾到猪尾,男子的辫子越留越粗,到了清朝末年尤甚。正如遗老张钫在《清末社会鳞爪》中记载:清军“在打交手**战时,将辫子缠于脖项,借以避刀砍。所以军人的辫子较大,如发少则搭以假发,或加黑丝线,以壮其形态。”这一幕我们并不陌生,往往发生于近代,而且是在肉搏战中。即便是这样,在面对坚船利炮的列强时,曾经不可一世的八旗铁骑早已溃不成兵,宛如一盘散沙。

图5洋务运动时清朝**局里的声景

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短短数日便葬送了一个王朝。随着满清王朝的覆亡,男人们的辫子也一去不复返。1912年,新建立的****颁布了剪辫易服的政策。清朝的遗老和迷信的乡下人见状无不惊愕,仿佛天塌地陷了一般。说来也是讽刺,从1644年到1912年,这268年,围绕着辫子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最初,有人留发不留头,人们不愿意剃发,可是后来呢?人们习惯了留辫子以后,对于剪辫子这件事又充满了抵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恐怕值得我们深思。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清俗纪闻》《清末社会鳞爪》《思文**》《断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

为什么清朝金钱鼠尾与三寸金莲并存?

曾几何时,“男人辫子头,女人裹小脚”俨然成为了大清朝的鲜明标志。之所以说它是清朝所独有的,就是因为只有在清朝才有这种搭配。19世纪的一位法国传教士曾经目睹了晚清日常的市井生活,并且亲手将所见所闻绘制成了《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这本图册更好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的清末京城人的日常生活图景,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充满了“长辫与小脚”的清代社会。

金钱鼠尾,清朝俗称的“辫子头”,它是女真族(满族)的风俗习惯。满清在历史上一共有过三次“剃发运动”,第一次就是在满清未入山海关时,清军对于投降和奴役的**实行剃发政策,当时向清军投降的明朝士兵也要遵从;第二次就是于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随即下发了全国性的“剃发令”,但因满清初入土中原、**未稳,故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三次是于公元1645年清军占领江南后,时任摄政王的多尔衮再次下达了“剃发令”。《清史稿》记载:多尔衮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而且清军所贯彻“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宗旨,致使很多**因抗拒命令而惨遭毒手。三寸金莲,即俗称的“裹小脚”,这种封建陋俗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时期,兴盛于南宋后期。“三寸金莲”一说是源于明代。《明史》记载:明代缠足风气鼎盛之时,官方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故美其名曰“三寸金莲”。在此有必要提到的是:清朝缠足之风气已经扩延至社会各个阶层,不论贫穷富贵,女性缠足皆为普遍。其一:满汉文化、传统的兼容并蓄

“辫子头”是满族几千年来的游牧特征,它能够最为鲜明直接地成为满族统治的标志。在满族统治者看来,“金钱鼠尾”不仅仅是作为满族的文化特征,更是作为民族统治的鲜明标志,所以说才有了满清先后三次的“剃发令”,最终使得满族统治下的中国人都成了清一色的辫子头。当时清朝鼓励男子剃发易辫,却反对女子裹脚缠足。但是自宋朝传承千年的传统,岂能为一纸空文所改写。即便清朝反对缠足,但是缠足的风俗传统却一直都在发展。最终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感染了满族女子。使得原本不裹脚的满族女子也有部分开始了模仿,这种现象使得满汉文化更好地融合。

其二:长辫的严峻,小脚的放开**缠足的传统相对于留发、发型来说要浓厚的多。**留辫子是满清入关统治天下的一种强硬手段,满清为了顺利实现“**满化”的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迫使**剃发留辫。虽然**有着几千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理念,但是面对着满清的大肆**和清朝统治天下的渐趋安稳,**便接受了。相对于金钱鼠尾来说,三寸金莲虽然遭到了满清的反对和制止。但是皇权又怎能敌得过几千年的风俗呢?这就好比满族的“辫子头”一样,**的“裹小脚”同为风俗传统,又怎会轻易绝迹呢?

女真人为什么扎辫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021条回答。

其实很多少数民族都有鞭子或者类似的发髻,没什么稀奇。

原因如下:

第一,**或者战争的需要。

古代同现代不同,游牧、渔猎民族多留长发!

游牧民族日常生活都是骑马,马背上的民族。渔猎民族很多也是要骑马**!

长发对于打仗和打猎时非常不利的!

骑马期间会颠簸的厉害,如果长头突然披散开遮住眼睛,可能会导致坠马而死或者重伤。

今天女孩子去学骑马,首先就要固定好长发,带好帽子,千万不能出现头发一下披散开的情况,这要出人命的。

如果整个头上都留短发甚至光头的话,也不合适!

剪发或者剃发对于游牧民族也不容易,不然古代剃头匠也不会是手艺人了。

所以,最方便的是将长发扎鞭子。

第二,部落互相识别的方法。

游牧民族往往成分复杂,部落内部的成员甚至属于不同种族。

以匈奴、突厥为例,一个大部落又分为很多小部落,很多小部落的人互相根本没有见过面。

大部落由于加入的其他部落成员或者俘虏,可能存在黄种人、白种人、混血等等。

而牧民的穿着都差不多,互相识别是比较困难的。

而头发就是识别自己成员最好的方式。

通过辫子的不同,很容易识别本部落的人。

第三,戴帽子无法留发髻。

其实长发也可以像古代**一样留发髻,但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不合适。

游牧民族生活在北方,天气寒冷,加上骑马速度快就更冷,一定要戴帽子。

**农民虽有发髻碍事,但因天气没那么冷,冬季又不需要干农活,所以头发长可以不戴帽子。

而游牧民族就不行。

冬天放牧如果不戴帽子,耳朵都能冻掉,所以只能搞成辫子。

所以,留辫子完全是实际需要。

但这个发饰本身就不太美观,从美学角度是很烂的。

《红楼梦》中男子发型为什么不是清朝的金钱鼠尾辫

这个话问的简直是对历史一无所知!红楼梦历史背景是明朝,大辫**斗是清朝,明朝人是拢发包巾,清朝是金钱鼠尾!多读读历史吧!免得被人耻笑!

清朝辫子真实样子

我们都知道清朝男子留发辫,这也是满清男子的主要特点,尤其看了近些年来的电视剧,清朝辫的印象在我们的脑海口已经是“根深蒂固”。其实清朝的辫子并不是清宫剧所演绎的那样美感十足,清朝辫子在历史上不仅非常丑陋而且还屈辱无比,”。

不要以为这时的清朝发辫是影视剧中的形象,历史的**是,满族男子要把大部分头发剃掉,只留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绺,拧成绳索一样下垂,以一枚铜钱大小的留发面积为标准,因此称为“金钱鼠尾”式。

这就是满清男子的标准发型,用现代人眼光来看也是非常丑陋的发式,在古代更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巨变”,**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与侮辱,顾炎武《断发》诗中写道:“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并且在清末时期,男子发辫还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上阵杀敌时把辫子盘在脖子上避免冷兵器时代的刀砍枪刺,这是意想不到的古人智慧。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清朝辫子不公丑还意味着屈辱,不熟悉历史的朋友想不到清朝辫子还有这样多的变化与**在里面。只是时代在变迁,人的思想也会产生变化,一些与“美”相违背的事物终归会回到**。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金钱鼠尾辫和《红楼梦》中男子发型为什么不是清朝的金钱鼠尾辫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5lady.cn/5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