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征战天下,清朝叛乱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晚清之征战天下,清朝叛乱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清军入关时只有20万人,为何能够征服明朝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原因大体如下:第一,兵在精而不在多。这是千古的名言。有战斗力的部队,1000人可以打败1万人。无战斗力的部队,10万人也不过1000人,反而会消耗大量给养。清军入关部队虽然只有约20万,但战斗力都是很强的。入关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晚清之征战天下,清朝叛乱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军入关时只有20万人,为何能够征服明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大体如下:

第一,兵在精而不在多。

这是千古的名言。

有战斗力的部队,1000人可以打败1万人。

无战斗力的部队,10万人也不过1000人,反而会消耗大量给养。

清军入关部队虽然只有约20万,但战斗力都是很强的。

入关时,满洲八旗有310个牛录、蒙古八旗118个牛录、汉军八旗164个牛录。以满洲每个牛录300人、蒙汉每个牛录200人的平均值推算,则总数为14.7万人(满洲八旗约9万人、蒙古八旗约2万人、汉军八旗约3万人)。另外加上天佑兵、天助兵、外藩蒙古兵、朝鲜兵等等,总计约20万人。

以八旗兵为例,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最强的几支**。

明军和八旗兵的**中,几乎没有一场占上风。

后来虽然八旗兵**,接替他们的绿营兵战斗力较差,但仍然在满清前期和中期也打过很多战役,从南方的**打到北方的蒙古,胜多负少。

再说,其实20万大军也不算少了。

壬辰倭乱期间,大明**远征朝鲜,也不过长期保持10万兵力。

明军为了剿灭满清,破釜沉舟的萨尔浒战役中,明军不过8万多人。

而李自成去山海关打吴三桂,其实作战部队也就6到8万人,其余都是民夫。

以满清20万大军的精兵,已经可以在大明内部打赢任何一场战役。

相反,明军则是大明末年的**,战斗力虚弱,军饷都拿不到,很多干脆就是混口饭吃的流民组成。这些**兵力再多,形同民兵,其实不能和正规军对抗。

第二,清军入关后飞速壮大。

入关以后,由于崇祯已经死了,大明乱成一锅粥,大量明军来投靠,总数不下几十万人。其实早在入关前,吴三桂的明军投靠满清就有五六万人。

再比如满清大军杀到江南的时候,号称80万大军的左良玉正在和马士英内讧。

见到清军趁虚而入杀过来,左良玉的这些部队全部投降清军,一般认为投降的部队最少也超过20万人。

满清军力一入关就飞速增加,不是区区20万了。

第三,明朝内讧太激烈。

可以说,明朝完全是毁于内讧而不是外寇。

即便是满清20万大军,如果大明没有内讧,满清征服中国可能性很小。

但事实上整个大明内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是大规模内讧。

各股农民军、南明各派系**、地方武装力量割据一方,互相攻杀,一盘散沙。

这就是满清绝佳的机会,可以轻松地各个击破。

如果大明能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集中国力和军力和满清打持久战,满清很有可能连关都进入不了。即便能够入关,也很难站住脚。

况且,满清内部问题也很多,各部落头领有很大权力和自己的部署。一旦满清遭遇持久战,或者遭到很大的失败,内部也很可能会出现内讧,就像以前的突厥、匈奴一样,自我毁灭。

清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要说清朝建立先说清朝前身王朝后金,17世纪在东北一带兴起了女真族也就是满族部落,其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落,1616年建立金,定都盛京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沈阳,史称后金。后金建立后不断进攻大明,逐渐取得胜利。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1636年将后金改国号为清,至此大清朝建立,皇太极就是清太宗,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清军入关后将北京作为都城,消灭两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吴三桂降清,又消灭了南明王朝,至此全国处于大清统治之下,直到康熙年间,平定三蕃叛乱,****,击败葛尔旦,沙俄。大清基本稳定下来,逐渐走向繁荣。

清朝叛乱史

1.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2.新疆大小和卓叛乱:清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发动的叛乱,大、小和卓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教领袖,大和卓是指波罗尼都,新疆喀什噶尔人,***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长子,小和卓指霍集占,***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

3.三征噶尔丹:指中国清朝康熙年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的正义战争;

4.**郑氏叛乱:康熙帝用**消灭**郑氏**,设**府,隶属福建省,**重新统一于****管辖之下;

5.白莲教:中国清朝嘉庆年间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武装反抗**,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叛乱。

如果吴三桂不投降清朝,清朝还能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吴三桂是否投降,无法改变明末的局势。

原因如下:

第一,吴三桂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满清。

吴三桂自己有3万多部队,加上高第的1万多人,总兵力四五万人。

而大家都知道,一片石战役的清军有所保留,也拿出了8万大军。

当时清军总兵力有十多万人,大部分是战斗多年的部队,战斗力很强。

其实早在洪承畴的松锦大战毁灭性战败,辽东局势已经无法控制,满清或早或迟都会攻入关内。

当时依靠吴三桂的四五万人不但挡不住,甚至挡不到。因为吴三桂只是驻守山海关,而长城一线的隘口很多,清军可以从西边很多地方突破,绕过吴三桂的防区。

清军之所以在松锦大战后,没有发动战略进攻,主要是判断明朝**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满清准备等待大明**彻底崩溃以后,再趁乱进攻,从而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利益。

吴三桂不投降,在明朝**已经垮台的情况下,他根本独木难支,绝对不是满清十多万大军的对手,迟早也是被击败甚至消灭。

第二,吴三桂缺乏维持**的经济实力。

吴三桂养活这5万人马,需要的军费是庞大的,主要依靠朝廷拨款,以及士兵通过屯田的方式,开垦种植土地。

崇祯对于山海关的明军,是非常重视的。

在崇祯**之前的1644年,他仍然从从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征粮发往边镇以确保粮食充足。《悫书》记载:“近复有漕带、辽练等米,除各省直带运外,复以北直、山东、河南召买米豆可百万石以给。

再加上当地还有几十万**老百姓种地,提供军粮补给,山海关的局势才勉强能够维持。

但是,崇祯**之前,朝廷已经无法维持军饷供应,国库早已空空如也,山海关官兵欠饷时间太久。明代都是募兵,士兵打仗一个重要目的是赚钱养家。现在自己拼了性命去打仗,却无法获得军饷养活家人,哪里还有什么士气了?

所以,崇祯**以后,大明**的供应就停止了,山海关这5万**怎么生存下去都是严重问题。

清军其实也不用打,就在山海关外对峙个一年半载,吴三桂就要垮台。

第三,吴三桂投靠李自成会怎么样?

恐怕不会怎么样。

大家注意,吴三桂其实只要同李自成联手,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的。

吴三桂有5万**,其中5000是精锐的骑兵,战斗力很强。

而李自成的大顺军高达百万以上,其中精锐作战部队至少也有10多万人。

据《豫变纪略》载其兵力“步贼约十万,马贼三万,每一贼有马三匹,胁从之徒近百万”。

但是,李自成此人缺乏战略眼光,手下谋士档次也不高。

李自成最大问题是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建立自己的地方**,而是像黄巢一样四处流动抢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到了后期才知道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但已经迟了,毕竟地方**不是几天就能建立起来的。

另外,李自成的军事部署也很垃圾。占领北京以后,他招降吴三桂失败后,立即派兵进攻。李自成虽然有百万大军,此次也出动了20万,然而其中绝大部分是运输部队,最终参战兵力竟然只有6万人,同吴三桂旗鼓相当。

而李自成**主力也有20万左右,明知道这里距离满清控制区很近,应该尽量全军北上。

李自成随意分兵的结果是,自己6万人被吴三桂和清军共13万人夹击,惨败。

我们退一步说,按照李自成这种德性,就算吴三桂投降李又会怎么样?

李自成的6万加上吴三桂的5万,总兵力为11万,能够对付清军当时的8万人马?

肯定是挡不住的,更别说清军如果知道李、吴联手,肯定倾巢而出,出动十多万大军决战。

李自成和吴三桂联军,一样是挡不住。

自然,一场战役的胜负其实没什么。如果李自成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可以迅速恢复兵力,还有人力物力进行持久战,吴三桂同他联手,还是完全可以同满清对抗的,甚至长期将满清挡在关外。

但李自成又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他打仗只能打赢,不能打败。李自成就像**的赌徒一样,完全是进行军事冒险,一旦战败就要全军崩溃。

这样一个傻蛋,试问吴三桂怎么能够和他联手?自取灭亡吗?

吴三桂本质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军阀,根本不知道民族大义是什么。

这种情况下,他投靠实力更强的满清,对他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当时虽然天下大乱,如果农民军领袖是刘邦、李渊、赵匡胤、朱元璋等人,还是完全可以对付满清的,不至于让画画江山被满清彻底占领。

可惜,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说难听的就是“狗肉上不了酒席”,属于半吊子的军人和政客,根本无力控制大局。

尤其是李自成,只要他采用正确的战略,建立自己的稳定**,笼络张献忠、吴三桂、南明等势力,分兵先将满清挡在关外,随后一口口吃掉关内的敌人,还是完全可以改朝换代的。

说起来,其实满清的实力并不足以占领中国这么大的地区,虽然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小冰河期),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李自成等人不入流而已。

晚清的“**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

《晚清黄、毒、赌,前朝害人魔》伴随着中国几个租界的开埠,晚清的‘’**毒‘’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各种历史记载很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光怪陆离的社会。我收藏了十几部此类图书,如孙玉声的《海上繁华梦》《九尾龟》,还有《品花宝鉴》和《点石斋画报》等,对此描写比较全面的是叶凯蒂写的《上海.爱~名妓,知识分子和娱乐文化》。1855年上海有个著名的作家叫姚燮。他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苦海航乐府》,是有关上海老城厢。******业的一份最早的记录。这本儿书地大概有一百零八首诗全部写的是。虽有清朝管制,但租借开埠之前,上海****业已很发达,和许多游乐指南书一样。这本书一开头就是一番惊世之语。劝诫年轻人要提妨**的贪欲和狡诈的**。但接下去就开始铺陈**的种种程序。他用丰富的细节介绍了**的生活。规矩和生意经。他的108首诗文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信息。做为老上海的娱乐文化,我们可以借此了解这些风月场所里的世景风情。风尘**一盃酒,老年岁月半卷书。画家朱新建解读卖笑生涯

(一)晩清上海**真实状况

根据姚燮的说法,**堂各就像传统**一样,提供***,还有饮食,有**及吸食**的娱乐。最有名的**叫《宝和》和《双秀》其中大约有一多半儿人。提供主要的***。另一半儿不到十三岁,或超过三十岁的叫做陪堂。负责普通的接待。光着脚的男仆人称作外场也兼做保安。客人被叫做‘’闯门头儿‘’。客人到的时候有一位年长的姨娘前去欢迎他。亲切地问候寒喧他。如‘’您光临过我们这儿吗‘’。接着便礼貌地请教客人的籍贯和姓氏。许多**们无论年轻年老都会一一的站出来,以姿色和谈吐吸引新客人的目光。客人们选好心仪的女子之后被带到房间里,这些女子的角色。大约介于高级歌妓和普通**之间。海上名妓,名叫郑金花的烟花女在优雅弹拨三弦,这种细腻的铜板画,是早期西方丢勒,伦勃朗都曾刻过,也有钢蚀刻方法。

此时上海还有大量的曰夲歌妓,也有西洋美娼,**称客人是她的路头菩萨。谦称自己是‘’乡下官人。‘’,那时的**先是叫饭局,桌酒莱摆上,客人点餐付款后。**谦恭地感谢她获得这种荣耀。然后开始具体的打点安排,蜡烛油条点起来了,新茶泡好递过去,**烟枪也端上来了,还有几两黑瓜子供到*客财神的面前。就像我们今天奉上缘茶和小吃和饮料一样,**亲自献上一杯,特别讲究的刮边儿盖碗茶,名叫‘体己茶’。椭圆桌摆好以后,客人和朋友与****们各自入座,酒菜上来边吃边聊,如果嫌不够就可以再加菜。接着可以用拇指采拳行令,猜拳做东的客人会在烛台下放下两枚银元,这是打点仆人的赏钱。随着一声‘’先生到‘’唱曲的名妓就开始亮相了,美妓南北曲调都能唱,用的是一种混合的,北方话和苏州话的方言,唱曲的时候她弹三弦或打鼓,或者用二胡当伴奏,最后米饭上桌表示宴席到此结束。1885年以后日夲的艺伎和**在上海安营扎寨

名妓则照例请客人,原谅她招呼照顾不周,如果客人吃饭后不过夜就离开**,这就是做了空局所有的花销只有两块钱。因此**尽力避免出现这种空局。当客人想走的时候,他又被拽回到**的床上,**则极尽甜言蜜语之能事。稍后他告诉你去另一桌陪客,这种被其它恩客叫局另几桌,她都要去应酬,这是当时上海青搂的规矩,到另一桌结束时她才能回来,回到自己床上待侯客人云雨一番。第二天早晨**给客人一块月饼,当早餐,客人吃完了就该离开了。

(二)晚清广东的**一览

晚清的**之风炽烈无比,**种类繁多,大的**有:番摊,山票,铺票,白鸽票,花会,象白鸽票原由**公司承办,后来都由商人公司筹办,小赌有**,牌九,牛栏,顶牛,十二位,天九,升官图,状元筹:十点半,十五糊,纸牌,**等等。如白鸽票流行在道光年间,白鸽票供人猜买的字由,在‘幼学千字文’中选取,天地玄黄到鸟官人皇一共八十字,投买者任意圈十字为一票,票厂则由师爷揸字,预先选定应开的二十个字,在出赌题厂局门前悬挂,届时揭晓。当时白鸽票危害甚大,两广总督岑春煊痛阵其害,他说广东男女老少无贫富贵贱都玩此赌,为赌百姓旷时废业,苦力贱卒全部参与,父兄家长不能制理,法令不能干涉,穷乡僻壤遍地开花,**给南方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可见其害不亚于雅片**。

(三)晚清的**大烟贻害各地

晚清王公贵族名人富豪,人人抱着一杆烟枪,已至皇帝太后都吸大烟,两次**战争并没管住雅片风行,各地大烟馆雨后春笋般开张,我看过一个晚清登在天津报纸上的大烟馆开业的**,晚清许多女子也加入吸食大烟的行列男子在大烟馆喷云吐雾天天吸食**,国人瘦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此种状况一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的新生活运动后,各地严加取缔,记得我的老家宁河县禁止大烟馆,宁河大十街唯一的一家烟馆关门,因日夲占领保定,祖父廉樟不能在保定农学院教书,没有了可靠的收入,家境艰难,从1920年当秀才的祖父,跟吴佩孚掦朝黻南征北战中,因常犯冒胃痛,用大烟膏能止痛,他学会了抽大烟,关于此事我有**中将,祖父妹夫掦朝黻当时写的日记,里边记录了学抽大烟的逸事,(哪天照片找齐在补上)祖父艰难的戒烟经过,父亲伯父和老姑讲过多次,最后祖父把洗大烟槍的水喝进去,雅片毒瘾再上来时,闻闻那残存的烟渣灰,先是一天一点点的闻,痛苦难敖,好在没有被捆绳子,最后慢慢地戒掉,这个经过是旧中国千万人的戒毒的一种。

清朝皇帝的顺序是什么

清朝的历史可以分为两段,一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二是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努尔哈赤没有称帝,而是自称天命汗,清太祖是皇太极追尊,所以严格来讲清朝只有十一帝。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统一封建王朝,也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另一个为元朝)之一。清朝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共有12位君主,如果从皇太极建立大清开始则有11位君主。1644清朝入关后共有10位君主。

清朝入关前的皇帝有两位,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

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后金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与明朝有杀父之仇,以父亲留下的13副铠甲起兵,二十五岁统一女真各部,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称汗,建国号大金,称天命汗,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后,**盛京,此后不断缠食明朝辽东领土。努尔哈赤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去逝,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清太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朝的建立者。于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称天聪汗。皇太极在位期间,加强**集权,征服漠南蒙古和朝鲜,解除了对明作战的后顾之忧,重用汉将,在与明朝的辽东争夺中逐渐占据优势。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于松锦之战中大败明军,生擒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明朝松锦防线趋于崩溃,清军入关已是大势所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未能实现他逐鹿中原统一天下的夙愿。皇太极庙号太宗,葬盛京昭陵,由其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

1644年清朝顺利入关定都北京,入关后,清朝共有十位君主

清世祖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福临六岁登基,由其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顺利挥师入关,入主中原,同年**北京,福临成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死于**中途,顺治帝提前亲政,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恢复生产,对抗清力量改剿为抚,使清朝在中原的统治日趋稳定。顺治***(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二十八岁,庙号世祖,葬清东陵之孝陵,诏命第三子玄烨继承皇位。

清圣祖玄烨,顺治帝福临第三子,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朝最杰出的皇帝。康熙帝八岁即位,14岁亲政,在位期间铲除专权的辅政大臣鳌拜,积极用兵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三征葛尔丹,平定三藩之乱,加强**集权,注重与民休息,大力发展经济,重用汉族士人,使清朝的统治达到了空前繁荣强盛,开创了康雍乾盛世的大局面,被称为是“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1722年)康熙帝在畅春园崩逝,享年六十九岁,在位时间之长为中国皇帝之最。庙号圣祖,葬景陵,由四子胤禛继承皇位。

清世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康熙晚年诸子夺嫡,结果雍正胜出。在位期间,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民制度,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立军机处等政策,很好的延续了康熙年间的太平盛世,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享年58岁,庙号世宗,葬清西陵之泰陵,由其第四子弘历继承皇位。

清高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雍乾盛世以来的最强盛,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统治后期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清朝逐渐由盛转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太上皇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葬清东陵之裕陵。

清仁宗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年号嘉庆,嘉庆帝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直到上皇乾隆帝去世后才开始亲政独揽大权,在位初期,铲除大**和珅,但嘉庆的能力远不如其父皇乾隆,不仅吏治败坏**成风,而且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统治期间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开始流入中国,清朝衰弱迹象明显。嘉庆二十五年(1828年)驾崩,终年61岁,庙号仁宗,葬清西陵之昌陵,由第二子旻宁继承皇位。

清宣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年号道光。道光皇帝在清中后期算是有为之君,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战争爆发后清朝战败,道光帝卑膝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执政后期拒绝变革,苟安姑息,清朝的统治已是危机重重。道光三十年(1830年)驾崩,享年69岁,庙号宣宗,葬清西陵之慕陵,遗命四子奕詝继位。

清文宗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年号咸丰,是清朝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握有统治权的皇帝。咸丰帝在位期间,虽勤于政事,大手笔对朝政进行**,欲挽救清朝于内外交困之中,但无奈积弊重重,收效甚微。在位期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他起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僚**起义。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大量的不平等条约都签订于咸丰年间。咸丰帝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葬于定陵,其子载淳继承皇位。

清穆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同治帝并无实权,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大小政务皆决于东、西两太后。同治帝在位期间,清**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僚**并剿灭太平天国和*军起义。同时,清朝还平定陕甘回乱,实行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段难得的**稳定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仅19岁的同治帝驾崩,庙号穆宗,葬清东陵之惠陵,同治帝无子,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被议立为皇帝。

清德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年号光绪。光绪在位的前七年,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去世后,慈禧独揽大权一人听政,光绪帝虽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亲政,但大权依然掌握在慈禧手中。光绪帝在位期间,颇思有所作为,但无奈慈禧处处掣肘压制。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惨败后,光绪帝痛定思痛要维新变法搞**,结果又在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压制下变法百日而亡。光绪帝倚重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被慈禧幽禁于西苑瀛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暴崩,享年39岁,庙号德宗,葬于清西陵之崇陵。光绪帝无子,恭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被立为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所以也叫清废帝或宣统帝,溥仪即位后,由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共同执掌朝政。此时的清朝,已是风雨飘摇行将覆灭,随着各地**运动的兴起,南方多省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之火燃遍全国。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保证退位后会优待清室的承诺下,隆裕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退位诏书》中说“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宣统帝退位后,得暂居紫禁城,****每一年支付400万以资所用,清朝至此灭亡,世间再无皇帝。

综合,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先后顺序分别是:

清太祖努尔哈赤(后金天命汗);清太宗皇太极(后金天聪汗,改国号为清后年号崇德);清世祖福临(年号顺治);清圣祖玄烨(年号康熙);清世宗胤禛(年号雍正);清高宗弘历(年号乾隆);清仁宗永琰,后改顒琰(年号嘉庆);清宣宗绵宁,后改旻宁(年号道光);清文宗奕詝(年号咸丰);清穆宗载淳(年号同治);清德宗载湉(年号光绪);清废帝溥仪(年号宣统)。

OK,关于晚清之征战天下和清朝叛乱史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5lady.cn/5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