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凌迟 陈玉成和苗沛霖结局

其实陈玉成凌迟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陈玉成和苗沛霖结局,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陈玉成凌迟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为何说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最倒霉的王爷陈玉成绝不是

其实陈玉成凌迟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陈玉成和苗沛霖结局,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陈玉成凌迟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为何说陈玉成是太平天国最倒霉的**

陈玉成绝不是太平天国最倒霉的**,他之所以听信苗沛霖的谎言,前往寿州被俘就义,完全是咎由自取,自寻死路。

少年英雄

陈玉成早期可谓是顺风顺水,吉星高照。15岁跟随叔父参加太平军,成为童子军首领。叔父陈承瑢,在太平天国坐第九把交椅,地位仅次于豫王胡以晃,受封为佐天候,所有国政都由他传达上宣,是朝内官的首领,也是杨秀清和洪秀全之间的重要纽带。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作官,1854年,陈玉成在太平军第一次西征时立下大功,当时国宗石凤魁久攻武昌不克,陈玉成主动请缨,率领500壮士,绕道至防守较为薄弱的武昌城东面,缒城而上,率先登上城楼,为大军入城开辟道路,立下首功。天王闻奏,赞许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年仅18岁的陈玉成擢升为殿右三十检点,统领后十三军和水师前四军。1856年,陈玉成跟随燕王秦日纲解除镇江之围。镇江是太平天国在长江以东的桥头堡,是抵御清军的前沿阵地,当时被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的**重重围困,内外隔绝。秦日纲主持军事会议,决定派人突破围困,与镇江守将吴如孝取得联系,定期夹攻。

当问到谁敢前去时,陈玉成第一个站了出来,拍胸脯表示必定不负重望。随后乘小船冒着清军的枪林弹雨,成功进入镇江城内。太平军里应外合,内外夹攻,大败清军,解除镇江之围。东王杨秀清赞誉他“陈玉成一身是胆,当年赵子龙也比不上他”。

头号战将

年纪轻轻就受到两位大佬的赞誉,陈玉成由此成为太平天国的头号战将。天京事变爆发后,洪秀全封他为成天豫(爵位),担任又正掌率(职务),与副掌率李秀成共同负责军务,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柱石之一。1858年8月,在浦口破江北大营,大败清将德兴阿部;10月,在庐州附近的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6000余人,悍将李续宾兵败**,取得三河大捷。这两场战役的胜利,稳定了天京事变后岌岌可危的军事局面,敌我双方再度进入相持阶段。1859年初,陈玉成率军收复六安州,在庐州城外大败清军,生擒署安徽巡抚李孟群。在庐州护城集,歼灭钦差大臣胜保的马队。洪秀全以功劳最大,封陈玉成为英王。随后,陈玉成配合李秀成于1860年5月取得二破江南大营的胜利,这也是太平天国最后的辉煌时刻。

兵败如山倒

二破江南大营后,陈玉成的好运气似乎到了尽头。湘军**安庆,陈玉成先是采用“围魏救赵”的计划,率军千里奔袭,直逼武昌,却在黄州停下脚步,转而向鄂西北进军。安庆告急时刻,陈玉成率军回援,联合*军和天京援兵,与湘军展开殊死搏斗,却屡屡不能取胜。最终安庆于1861年9月失陷,陈玉成因救援不力被革职,率部退守孤城庐州。

陈玉成颇有当年项羽不渡乌江的气魄,因安庆失陷,感觉无颜面见天王,计划是让部下扶王陈德才、启王梁成富和遵王赖文光等人到河南、陕西招兵买马,夺回安庆,一雪前耻。1862年初,清将多隆阿进逼庐州,陈玉成因分兵前往河南、陕西招兵,局势危急。奏王苗沛霖派人乔装成乞丐,送信给陈玉成,表示愿将手下四旗人马共一百二十万人交由英王指挥,并说“孤城独守,兵家所忌。以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

陈玉成表示赞同,召集众将商议此事,众人认为苗沛林反复无常,不可轻信。可心高气傲的陈玉成哪里听得进去,“本总裁自用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取。虽虚心听受善言,此次你们所说,大拂我意”。于是血战突围,直奔寿州。陈玉成之所以听信苗沛霖的谎言,除了心高气傲之外,还和一个人脱不了干系。这个人名叫余**,是陈玉成先前派驻寿州的联络人员,陈玉成不知道余**早已叛变,与苗沛霖共谋他的项上人头邀功。陈玉成一到寿州,便被逮捕囚禁,送往清将胜保大营。胜保劝他投降,陈玉成大义凛然,痛斥“败保”有何颜面让他下跪,并表示“大丈夫死则死耳,何绕舌也”。恼羞成怒的胜保气愤难平,不仅霸占了陈玉成的绝色美妻,而且于押赴进京的路上,在河南延津将他杀害,年仅26岁。陈玉成的牺牲是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从此忠王李秀成一人独撑危局,疲于奔命,却难挽颓势,两年后,天京被湘军攻陷,太平天国彻底宣告覆灭。

文/历史茶坊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陈玉成

陈玉成(1837-1862年),原名丕成,广西藤县客家**,祖籍广东翁源。太平天国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幼时失去父母,14岁随叔父参加金田起义,因骁勇善战,被封为英王。咸丰三年(1853年),随军西征,屡有战功。1862年陈玉成在寿州(今安徽)被太平天国叛徒苗沛霖诱骗中计,被解送清营。陈玉成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时年仅26岁。陈玉成可以说是太平天国中后期力挽狂澜的人物,也是晚清时期著名将领。

陈玉成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祖父母去世后,跟随叔父生活。陈玉成身材不高,双眼下各有一块微斑,被人戏称为“四眼狗”!喜欢向人学习文化、讨教武艺。金田起义后,因为年龄小,给太平军初期著名战将罗大纲当“近侍”,由于罗大纲经常做先锋,陈玉成就随之经常在一线作战,学到了不少领兵打仗的经验。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天京(江宁,今南京)后,因功被提升为“左四军正典圣粮”(中下等运粮官),主管粮运保障。

同年夏,太平军北伐、西征。17岁的陈玉成被安排在韦志俊(又名韦俊,韦昌辉的弟弟,后变节)部下作战。次年(1854年),太平军攻武昌数月不下,驻守应城的陈玉成奉命增援武昌。陈玉成经汉川、蔡甸由长江进入武昌,6月26日夜,陈玉成亲率5百精壮士兵利用夜色,在各路友军配合支援下,悄悄爬上武昌东部城头。然后大呼:城攻破了,快逃呀!清军不知就里,以为城真的已被攻占,吓得慌忙夺门而逃。陈玉成因功擢升为“殿右三十点检”(四等上级军官)。负责统领、指挥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

此前,也就是1854年5月,林绍璋与韦志俊攻湖南,在湘潭为湘军所败,曾国藩趁机**。陈玉成奉命增援,他艺高人胆大,亲率18名勇士乔装湘军军士,混入敌营和水师,夜定时分在敌营中放火,点燃湘军战船,烧毁湘军军营数座、大小战船3百余艘。然曾国藩对此不管不顾,继续猛攻林绍璋、韦志俊。太平军无奈,只能节节败退。陈玉成率本部坚决抗击,但大势所趋,没能顶住湘军的进攻。10月14日,武昌又告失陷。接着,曾国藩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攻占了江西南昌、九江一带。湖广总督胡霈率兵攻克蕲春、广济等太平军重镇。这年秋,太平军名将石达开从安庆率军来援,稍后在九江大败曾国藩。

秦日纲率西征军此时在田家镇、半壁山一带防御。陈玉成奉命坚守蕲春附近的阵地,重点阻止胡霈东进、牵制湘军东援。11月中下旬,湘军水师来犯,陈玉成率本部水师坚决迎战,击毙湘军悍将白仁虎。然陈玉成毕竟年轻气盛,一口气逆水追击10余里,遭到湘军水师包围,损失船只300余艘。陈玉成哪受得了这个气。次日,又亲自带人潜入敌营,焚毁敌战船一部分。陈玉成坚决抵抗,有力牵制了湘军水师东援。曾国藩也承认:说陈玉成“蕲州(蕲春)贼船不过百余,而牵缀我军不能直攻下游,初四、初五半壁山大战,我水师不能援应,此贼诡计也”。然曾国藩毕竟船多军广,一半与陈玉成对峙,一半极速顺水开往江西。

11月27日,湘军水师为增援“鄱阳湖大战”(又称九江大战),在陆师配合下,涉险强冲半壁山,陈玉成指挥水、陆各种火炮猛烈轰击,虽然给予敌舰很大**,但还是没能阻止住湘军的东向增援!与此同时,陈玉成所部陆师毕竟人数所限,又是连续作战,连吃饭都在战场上轮流进行,睡觉就更是奢望了。然在陈玉成带领下,斗志不减,终于将阵前之敌击溃。秦日纲等部在田家镇、半壁山等作战也是异常艰苦。敌我双方都在反复冲杀,但就是打不破胶着的状态。就在这时,陈玉成率部不顾疲劳、突然从敌侧后杀到,踹掉了清军都司杨名声、副都统魁玉、总兵杨昌驷的数十座军营、帐篷,给予他们守军巨大的**。但此时田家镇已经失守、湘军水师已经东去,半壁山再战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秦日纲、陈玉成撤往广济(今湖北武*),不久,秦日纲继续东撤,陈玉成部留守继续在大河铺、双城驿一带转战,后奉秦日纲之命退守安徽宿松。

石达开结束了九**口大战(鄱阳湖大战),取得大胜,负责统一指挥西征军。1855年2月16日,石达开命秦日纲、陈玉成乘清军沮丧之际西出**。陈玉成、秦日纲率部击溃驻守在广济的湖广总督杨霈部清军万余人,连克蕲州、黄州、汉阳等地。杨霈则从武昌逃往德安(今湖北安陆)。陈、秦兵分两路各自作战。4月,陈玉成兵出汉北,连克汉川、应城、德安。陈玉成为了大量消灭敌军,主动放弃德安,继续北上。清湖广总督杨霈则因“坐视不救”罪被清廷免职。陈玉成接着在随州平林、五里墩一带与河南来援的清西安将军扎拉芬部决战,阵中斩杀了扎拉芬。为调动敌军出战,陈玉成又放弃了随州,返回德安。8月,陈玉成与由随州尾随而来的清新任钦差大臣西凌阿部两万余人展开大战,在应山、平林大败西凌阿,招降大批兵将。陈玉成在汉北一带东冲西突、飘忽不定,将清军耍得团团转,有力支援了太平军收复武昌的战斗。后来湖北流传“三十点检回马枪”的民谣,说的就是陈玉成在这段时间的战斗经历。

此时,天京、镇江一带粮道经常受到清军“红单船”袭扰,不久,天京西面重要的屏障芜湖被清军所占,接着皖北重镇庐州(今合肥)失守,清军又在天京东面城外筑建了所谓的“江南大营”,在扬州城郊筑建了“江北大营”。1856年2月,天京急调秦日纲、陈玉成部东援。2月16日,秦日纲部熊步高前往镇江救援,途中被清军拿获。只好再命陈玉成部秘密顺江而下,从镇江东部敌军背后发起攻击;镇江守军吴如孝居中协同;李秀成部从西面敌后发起攻击、并策应秦日纲正面对清江南大营的作战。战斗如同计划一样顺利,陈玉成在成功解了镇江之围后,与李秀成等踏平了清营16座,攻破了清军的“江北大营”,占领了扬州。接着他们西进与秦日纲联手又攻克了清军的“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不少要道、重镇失守,环境、形势恶化。李秀成、陈玉成分别调驻皖南、皖北。此后,太平军主要重担就落在了他们二人的肩上。期间,他们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打了不少胜仗。1856年底,清军猛攻桐城(今属安徽安庆),陈玉成飞马赶到,领兵西上,占领庐江(舒县,今属安徽合肥)、引军界河(今合肥肥西),攻取大关,包抄清军背后、切断了敌军粮道,接着又协助李秀成内外夹击,杀得清军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1857年春,陈玉成转战鄂豫皖三角地区一带,后攻占蕲春、黄梅、广济、罗田、英山、麻城、黄安(今湖北红安)等地,打了不少漂亮仗。1857年,陈玉成被封为正掌率,李秀成被封为副掌率(相当于**正、副司令),总理国事。次年夏,陈玉成、李秀成分任前军主将和后军主将(相当于战区司令)。太平军继1857年底京口(镇江)、瓜州(扬州)失陷后,1858年春,清军又在天京、浦口等地复建“江南、江北大营”。5月,江西九江失守,天京又处于敌军包围状态。8月初,陈玉成、李秀成等各路将领在枞阳(今属安徽铜陵)召开作战会议,部署作战任务。23日,陈玉成率军两万攻克庐州(合肥),直趋滁州,在全椒乌衣镇与李秀成部会师。当时,清军江北大营主帅德兴阿驻营浦口,兵力约1万5千多人,但分散在周边几个地方。26日,陈玉成攻克小店、李秀成攻破陡冈,27日,陈、李联手发起对浦口总攻,击毙副都统裴音保、乌尔恭额,德兴阿逃往扬州,清江北大营再度被踏平。后陈玉成攻**,李秀成取天长,他们联手又克复了扬州。基本解除了敌人截断天京供应的威胁,初步缓和了天京危机。

咸丰八年(1858年),也就是陈玉成、李秀成再克清江北大营期间,湖广总督官文策军南围安庆、北路攻庐州。湘军统领李续宾帅5千精锐**三河镇。陈玉成得报,急忙从江苏率军赶回三河镇南的金牛镇。随后李秀成也率军赶到白石山。李续宾11月5日打算乘雾奇袭金牛镇,企图一鼓而胜。哪知陈玉成早有防备,只是当天雾气太大,敌我难辨:只听战鼓声,不见刀枪鸣。天近午时,大雾散去。李续宾三鼓而竭,陈玉成一鼓作气杀了出来。李秀成闻声赶到,将湘军分割包围,击毙了李续宾,踏破李部军营七座。取得了“三河镇大捷”!官文闻讯急忙撤围而走。湘军此败,元气大伤,一年多都没敢再来进攻!

就在此后不久,太平军滁州守将李昭寿、江浦守将薛之元先后叛变投敌,协助清军占领了浦口,天京江北门户再度洞开。陈玉成、李秀成联手转战**、滁州、来安、天长、扬州等地。将清军调得团团转,收复了浦口。接着陈玉成接连克复了舒城、桐城等地。1859年4月,陈玉成被封为英王,时年22岁。

这年底,曾国藩养精蓄锐,分四路进攻安徽。陈玉成远在天京,参与指挥二破江南大营的战斗。其余部则在万屯潜山、援太湖与清军相持。1860年1月中旬,陈玉成部将原*军将领张乐行、龚得树等在安庆地灵港伏击湘军,毙伤1千余人。一个月以后,两军再战罗山冲、小池驿。太平军不支,几十座营垒全部被毁,损失惨重。当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后,赶回西线,已经无法挽回败局。曾国藩、胡林翼则加紧部署进攻安庆的计划:从1861年8月28日开始,派重兵对安庆采取围而不攻,准备困毙安庆。9月5日凌晨,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在北城轰塌城墙,蜂拥登城,攻入城内,大肆**。守将叶芸来、平西主将吴定彩及万余守军全部殉难,安庆陷落,太平军“安庆保卫战”失败!陈玉成退守庐州。同治元年(1862年)2月末,清军名将多隆阿与钦差大臣袁甲三合军逼攻庐州,与陈玉成部太平军多次激战,于5月13日占领庐州城。陈玉成仅率余部数千人北走寿州,他的家人全部罹难!洪秀全却在这时候给他来了一个“革黜”的处分!

此前,也就是1862年初,陈玉成感到危机,便给在河南、陕西的部下陈得才、马融和、张乐行、赖文光等去信要他们尽快赶回庐州救援,又连续写信向天京的陈坤书求援,谁知这些信件全部落入清军手中,哪里能等得到援军呢?陈玉成心急如焚,两天后,接到在寿州的苗沛霖密书,要他去寿州。这个苗沛霖原是安徽凤台的一个落第秀才,1854年为抗击农民起义,受当地**之命督办团练(相当于还乡团),势力得到很大扩张,苗沛霖很快官升道员(俗称道台)。1856年,苗沛霖率军参加与*军的作战,自认颇有“功绩”,但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加官进爵,因此对上级心存不满。1860年举兵反清,兵败后投靠太平军,被洪秀全钦封为“奏王”。后见太平军渐呈颓势,1862年初,他接受清内阁学士、会办军务、后为钦差大臣的胜保**拉拢,暗中降清。(此后苗沛霖又举兵反清,1863年,在安徽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自己的部下所杀。)

陈玉成见太平军在皖北的根据地丧失殆尽,又迟迟不见陕西、河南、天京援兵。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接到驻守寿州的“太平军”苗沛霖密件,让他指挥寿州之兵,暂图大计。陈玉成未辨忠*,便欣然领兵前往寿州。陈玉成刚到寿州,就被苗沛霖的伏兵所擒获,接着引诱陈玉成投降,被陈玉成严词拒绝。1862年5月21日,苗沛霖将陈玉成押往清钦差大臣胜保的军营。

在胜保的大堂上,陈玉成坚贞不屈,拒不下跪,他毫无惧色,痛斥胜保历次败绩,大骂胜保毫无廉耻。胜保想以荣华富贵诱降,被陈玉成喝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1862年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今属河南新乡)被凌迟所害,年仅26岁。陈玉成临刑前曾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矣”!

清湖北巡抚胡林翼说太平军:“贼中精锐,只四眼狗一支耳,其他何足虑耶”!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中说他:“貌甚秀美,绝无杀气”!清赵雨村在《太平天国亲历记·被掳纪略》中说陈玉成:“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个好角色”。《清史稿·洪秀全传》说:“玉成凶狠亚杨秀清,而战略尤过之”!出自对手之口,可见陈玉成是多么优秀的太平军青年将领啊!因此,陈玉成被后人称为“在太平天国众多人才之中,被誉为是‘第一个好角色’”!

陈玉成和苗沛霖结局

陈玉成被苗沛霖**,在寿州被俘,后被押送到河南延津县,在延津县就将陈玉成凌迟处死,并枭首示众。

苗沛霖在诱捕陈玉成后,被清廷下令解散团练。苗沛霖情急之下,再次举兵反清。清廷派僧格林沁平乱,把苗沛霖包围在蒙城地区。最终杀掉了苗沛霖及其宗族。

清朝为什么对陈玉成劝降,却把投降的李秀成杀掉

在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因此,针对挑战皇权的罪行——**,惩罚力度也最大。一般来说,**者不但本人会被处死,祖先和后代都会被严惩。比如太平天国之战初期,咸丰皇帝曾经亲自下旨,要求两广地方官挖掘洪秀全、韦昌辉等人的祖坟。又比如石达开未成年的儿子虽然按照大清律没有被处死,却也难逃成年后被**的命运。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法律**,自然是因为统治者想让臣民们懂的,**将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所以说,陈玉成兢兢业业从事**行业十几年,**清军大员无数,一旦被俘,竟然会受到劝降的优待,这是在鼓励广大清朝****,还是在鼓励广大清朝****?

所谓陈玉成被劝降,最早出自**期间无名氏所写的小故事《陈玉成被擒记》。之后,无数文学家颇为喜欢这个梗,便在很多小说、戏剧、小人书中反复使用。所谓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是真理,陈玉成被劝降也就让很多人都深信不疑了。

说实话,小编要写以陈玉成为主角的小说,也对这个梗爱不释手。我太平天国英勇无敌的陈玉成大义凛然,怒斥敌人,那英雄形象让胜保等清朝抖m大员目醉神迷。于是跪舔着劝降,当然,视死如归的陈玉成必然掷地有声的拒绝,让胜保等白鼻子小丑碰一鼻子灰。那才富有戏剧性嘛!然而,历史是历史,不能因为戏剧性强就采信。

苗沛霖俘获陈玉成后,把他送到了胜保的大营。胜保一向喜欢招降纳叛,然而,即便是胜保,脑袋里也丝毫没有飘过一丝劝降陈玉成的念头。胜保满心打算的,是大张旗鼓把陈玉成送到北京,彰显一下自己的功劳。

然而,朝廷一则怕夜长梦多,二则陈玉成自安庆保卫战之后屡经失败,在太平天国地位下降,已经失去了献俘的价值,所以朝廷命胜保就地处决陈玉成,并把他的人头送到湘军大营。当时,恭亲王弈訢主政,他对胜保颇有保全之意,特地在一封600里加急密谕中向胜保解释了这样的做的目的。

原来,安庆保卫战之后,湘系大将李续宜成为安徽巡抚,李续宜的哥哥李续宾在三河之战中死在陈玉成之手。恭亲王希望胜保把人头送给李续宜,借此与湘系搞好关系。

所以说,陈玉成被俘后,围绕他的处置,只有献俘和就近处决两种争议,劝降是不存在的。

因此,李秀成被俘后,才会借写自述的机会,曲折的劝曾国藩**。因为他知道,只要曾国藩是清朝的臣子,自己无论投降还是大义凛然,都难逃一死,只有劝对方**,自己对于曾国藩来说才有利用价值,自然也就不用死了。

同为太平军名将,清朝劝降韦俊陈玉成,为何却杀了石达开

清军在对待被俘获的太平天国将领问题上,有三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劝降而不杀,二种是劝不降而杀,三种是不劝便杀,而且杀的手段极为残*。其中,处理韦俊就是劝降不杀。处理陈玉成就是劝不降而杀,处理石达开便是不劝便杀。

那么,为什么清军抓到韦俊和陈玉成后,要劝降他们,而不劝降石达开呢?

(韦俊剧照)

关于韦俊,准确地说,还不是清军抓到他,劝他投降,而是他主动投奔清军的。

韦俊为什么要投奔清军?有两个原因:一是韦俊在守卫武昌的时候,被清军包围了9个月之久。韦俊已经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二是当时正好发生了天京事变,洪秀全借韦昌辉的手,杀掉了杨秀清,又对东王府进行了灭门,而且清洗了东王的部下。接着,洪秀全又让石达开回来,杀掉了韦昌辉。这样一系列的变故,让韦俊怀恨在心,因此,他主动打开武昌城门,投奔了清朝。

韦俊投奔清军后,对于清军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毕竟这是太平天国的将领主动投奔过来,这是第一次。所以,优待韦俊,就意味着瓦解太平天国的军心。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清军封韦俊为参将。让他带来清军**天京。

陈玉成被抓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走到了最后的阶段。不过还没有完全覆灭。还有很大一部分有生力量。这时候,清军将领胜保极力劝说陈玉成投降,并以荣华富贵来**他。

清军这样做,其意义也是为了让陈玉成带个头,从而引诱更多的太平军将士投降。当时清军和太平军的交战,已经走到了最后的关头。如果陈玉成能投降,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有一大帮清军将领跟着陈玉成学。

(陈玉成剧照)

不过,英王陈玉成毕竟是英雄,他临危不惧地说了一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然后从容赴死。体现了一个**英雄的**和气概,让清军的阴谋落空。

但是,清军对石达开的处理方式完全一样。当时石达开在大渡河边被清军围追堵截,太平军在突破无望,只剩下两千人的时候,石达开为了救这两千人的命,主动前往清营。他当然不是去投降,而是想用自己的命,把这两千人救出来。不过,石达开想得过于天真。清军不但立刻把他抓起来,而且也没有放过太平军这最后的两千人。

清军抓到石达开后,用非常残*的凌迟手段,杀害了石达开。那么,清军为什么不劝说石达开投降呢?我觉得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石达开剧照)

一是石达开是主动前来赴死的,不是抓住的,不存在劝降他的问题。

二是当时石达开的部队已经全军覆没。如果要劝石达开投降,必然是为了引诱其他人投降。没有什么可引诱的,自然用不着劝石达开投降了。

三是石达开是从天京出走的一支部队,虽然当时太平天国天京**还在,但是,毕竟石达开的部队,和天京**是有很大矛盾的,劝降石达开,对于瓦解天京**没有太大的意义。

四是清军实在很痛恨太平天国,抓到太平天国的将领,劝降的很少,大都是处以极刑,以之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恨。

五是石达开是英雄,他有一股凌然的正气,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投降的。就算劝他,也是白费力气。

总之,清军处理被抓住的太平军将领,都是站在不同时期不同立场来考虑的,因此处理方式不一样。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史》)

胜保杀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并帮慈禧发动辛酉**有功,为何被赐死

胜保力挺慈禧,慈禧也没亏待他,再次授予其钦差身份,南下剿灭“*军”。胜保到达安徽后,原先叛降的太平天国奏王苗沛霖再次投怀送抱,并献上陈玉成作为礼物。胜保很高兴,希望陈玉成能投降,**厚禄少不了,但被拒绝,于是胜保在河南延津县将其凌迟处死,并霸占陈玉成妻子曾氏(后胜保被抓,曾氏又被德兴阿霸占)。有了慈禧支持,胜保开始飙了,在安徽经常批评同僚,与曾国藩、官文、袁甲三、李续宜等关系非常差。此外,胜保在安徽“养寇自重”,只要愿意归降,一律保荐**,还划出地盘给他们征税,当“土皇帝”。苗沛霖、李昭寿等劣迹斑斑之人,打着朝廷旗号为非作歹,打家劫舍,强占民女,以致民怨沸腾。胜保如此,慈禧自然恼火,后果很严重。

为了缓和内部矛盾,慈禧将胜保调往西北剿灭起义军。胜保一到西北,又摆起官架子,处处得罪同僚;还经常无视朝廷命令,自搞一套。胜保常言,古语有云:“阃以外将军治之,非朝廷所能遥制。”“汉周亚夫壁细柳时,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打仗不行也就算,还想拥兵自重,自比周亚夫,真是搞笑。更狠的是,胜保从不怀疑自己实力不行,认为打败仗是因为没有实权,调动不了省内**所致。为此,他直接向慈禧要官,而且是实名,“若欲使臣专顾西北,则非得一实缺封疆,不足集事。”胜保此言是想当陕甘总督之节奏。对此,慈禧非常不满,于是向将其内调回京,好好混子日就算了。可是,胜保不干,直言:“欲缚保者,可即执付‘司败’,何庸以言为饵?唯纪辛酉间事,非保则诸公何以有今日?”暗示慈禧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胜保拥兵自重,得罪同僚,又自以为是,慈禧终于决定痛下**。1862年底,慈禧密令多隆阿前往西北,将胜保解除兵权,押解回京。次年8月,慈禧赐予胜保三尺白绫

,命其自尽。

好了,关于陈玉成凌迟和陈玉成和苗沛霖结局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5lady.cn/46856.html